第243章 两广总督的担忧
国富则兵强,兵强则国士勇。
在大明的这片土地上几乎每两百三年一个循环的王朝更替,已经成为了习惯,从历史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天灾和人祸密不可分。
何为天灾,像蝗,旱,水等都为天灾,人祸则是外族入侵或是内部分裂导致的王朝衰落。
大明的局要解,碰上任何一个这个时期的人几乎都拿以力挽狂澜,就像崇祯一样,他是被公认为大明历代皇帝以来最为勤奋的节俭皇帝之一,几乎能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勤奋和节俭相比。
但就是这样一个比他的前任前任都要努力的皇帝,最后大明却亡在了他手上,这究其原因是为何,除了内部的东林一党做大之外,也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问题。
崇祯是刚愎自用很固执的人,所以最终结局会是吊死煤山的歪脖子树。如果他的勤奋在多一份包容,而不是把阉党直接打倒,也许大明的亡国也不会如此之快。
都说阉党误国,是小人,东林个个都是君子,可是在后来的李自成入京满清入京之时,投降最快的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到是曾经被视为阉党余孽的等一干大臣更为颇有气节,刀架在脖子上也没有低下头求荣。
随着澳洲人在两广地界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光是得到一个新安县令王翔的支持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他的官太小影响也只是在新安县一角,要想在整个两广地区有足够的影响力,就必须获得更大的官员支持。
两广总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一年的两广总督是沈犹龙。
沈犹龙,字云升,松江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鄞县知县。天启初,征授御史,出为河南副使。崇祯元年,召复故官,进太仆少卿,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江西妖贼张普薇等作乱,犹龙遣游击黄斌卿协剿,大破之。增秩赐金,以忧归。服阕,起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
从他的生平简历就能看出,这位是绝对是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同时也是一位抗清义士。
老沈是进士出身,又是从最底层知县干起一步一步做到了今天的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这些官职随便放在两广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能地方官震一震的。
这样一个人对于澳洲人在两广的商业活动不可能不关注,同时也对两广的商业环境和手工作业坊带来的变化感到震惊。
虽说与澳洲官方联系的一直是广州知府和下面知县,但随着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澳洲货出现,让沈犹龙想忽视澳洲人存在几乎都不可能。
为了了解澳洲人,他收集了很多关于澳洲的资料,基本上都是与澳洲客商有过亲密的接触之人那里的口述得来。
所有的口述可以得知,澳洲人地处南洋之南,南洋也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之地的南方,据说距离西洋之地还要走万里海路就可达到澳洲本土,那里拥有一片与大明土地相当的面积土地,而且人口稀少。
澳洲虽是前宋崖山之后,但传至今夕国已无君上,国朝皇帝由人民选举而产生,内阁首辅则由新选举的皇帝也就是总统像国会举荐,这国会就有些像内阁,只不过他们的人数要比内阁人数还多,不像大明内阁的大臣们一般几乎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他们的内阁大臣可以是任何出生和职业的人。
据说商人也可以成为内阁大臣和总统,也就是皇帝,这简直不可想象,商人治理国家的后果会怎样,观澳洲就能看出,全名皆如商人一般,无力而不起早,就连那些读书人也是如此。
这是让老沈最为觉得不满的地方,他认为这是对读书人的侮辱,让一个商人来领导读书人治理天下简直是可笑,当然这是他最开始的时候想法,到了后面他听说澳洲历史上还有过出生农民大字不识一个的老汉最后被选上了总统,就更为惊讶了。
随着对澳洲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渐渐的发现,就是这个重视商业,皇帝可以是任何出生的人国家,其实很强大,他们将本国制造的商品运来大明贩卖,一度挤垮了本地的众多手工作业者。
除了在商业上竞争处于绝对的优势之外,他们的军事实力也足够强大,无论是从红毛夷人,还是泰西人传来的消息都可以证明澳洲的水师和陆军都非常强大,强大到让他们根本抵抗不了。
就连一直在东海强势的郑家,也不敢轻易得罪澳洲人,据说双方有过一次短暂的海上交战,澳洲人只是出动了一艘军舰就将郑家的舰队堵在了港湾之内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河阳一个强大的国家存在,又是传承自前宋,在这个时期出现,沈犹龙甚至都在想,澳洲人的出现真的只是那么简单吗,只是为了每年可以回到老家机主通商,难道就没有别的想法。
眼下大明的局势可以说是一团乱遭,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不断攻城掠地,澳洲人兵强马壮就没有想过插上一脚,这实在是太让人不敢相信。
身为两广总督,主要的职责除了督促两广的官员还肩负着两广的军务,如果澳洲人真的对大明故土有什么想法,最先登陆的估计就在两广,原因不用明说就能看出,澳洲人在新安县的香岛已经驻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桥头堡。
老沈越想心里就越觉得慌,如果澳洲兵真如传闻中那般战力非常,那两广的军队未必能与之一战啊,身为总督两广军务的总督,两广之地能战的士兵有多少他心里在清楚不过了。
为了应付突变,沈犹龙加强了各地府兵的训练任务,频繁的到各驻地巡视军务,督促各路游击参将不可放松军户的操练,有些为了应对巡视,也的确是做足了戏,让已经成为农民的军户们穿上已经拥有百年历史的铠甲拿着生锈大刀长枪开始了操练。
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在澳洲国土安全部的眼中,根本没有逃过任何一个特工人员的双眼。
在大明的这片土地上几乎每两百三年一个循环的王朝更替,已经成为了习惯,从历史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天灾和人祸密不可分。
何为天灾,像蝗,旱,水等都为天灾,人祸则是外族入侵或是内部分裂导致的王朝衰落。
大明的局要解,碰上任何一个这个时期的人几乎都拿以力挽狂澜,就像崇祯一样,他是被公认为大明历代皇帝以来最为勤奋的节俭皇帝之一,几乎能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勤奋和节俭相比。
但就是这样一个比他的前任前任都要努力的皇帝,最后大明却亡在了他手上,这究其原因是为何,除了内部的东林一党做大之外,也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问题。
崇祯是刚愎自用很固执的人,所以最终结局会是吊死煤山的歪脖子树。如果他的勤奋在多一份包容,而不是把阉党直接打倒,也许大明的亡国也不会如此之快。
都说阉党误国,是小人,东林个个都是君子,可是在后来的李自成入京满清入京之时,投降最快的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到是曾经被视为阉党余孽的等一干大臣更为颇有气节,刀架在脖子上也没有低下头求荣。
随着澳洲人在两广地界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光是得到一个新安县令王翔的支持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他的官太小影响也只是在新安县一角,要想在整个两广地区有足够的影响力,就必须获得更大的官员支持。
两广总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一年的两广总督是沈犹龙。
沈犹龙,字云升,松江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鄞县知县。天启初,征授御史,出为河南副使。崇祯元年,召复故官,进太仆少卿,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江西妖贼张普薇等作乱,犹龙遣游击黄斌卿协剿,大破之。增秩赐金,以忧归。服阕,起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
从他的生平简历就能看出,这位是绝对是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同时也是一位抗清义士。
老沈是进士出身,又是从最底层知县干起一步一步做到了今天的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这些官职随便放在两广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能地方官震一震的。
这样一个人对于澳洲人在两广的商业活动不可能不关注,同时也对两广的商业环境和手工作业坊带来的变化感到震惊。
虽说与澳洲官方联系的一直是广州知府和下面知县,但随着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澳洲货出现,让沈犹龙想忽视澳洲人存在几乎都不可能。
为了了解澳洲人,他收集了很多关于澳洲的资料,基本上都是与澳洲客商有过亲密的接触之人那里的口述得来。
所有的口述可以得知,澳洲人地处南洋之南,南洋也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之地的南方,据说距离西洋之地还要走万里海路就可达到澳洲本土,那里拥有一片与大明土地相当的面积土地,而且人口稀少。
澳洲虽是前宋崖山之后,但传至今夕国已无君上,国朝皇帝由人民选举而产生,内阁首辅则由新选举的皇帝也就是总统像国会举荐,这国会就有些像内阁,只不过他们的人数要比内阁人数还多,不像大明内阁的大臣们一般几乎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他们的内阁大臣可以是任何出生和职业的人。
据说商人也可以成为内阁大臣和总统,也就是皇帝,这简直不可想象,商人治理国家的后果会怎样,观澳洲就能看出,全名皆如商人一般,无力而不起早,就连那些读书人也是如此。
这是让老沈最为觉得不满的地方,他认为这是对读书人的侮辱,让一个商人来领导读书人治理天下简直是可笑,当然这是他最开始的时候想法,到了后面他听说澳洲历史上还有过出生农民大字不识一个的老汉最后被选上了总统,就更为惊讶了。
随着对澳洲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渐渐的发现,就是这个重视商业,皇帝可以是任何出生的人国家,其实很强大,他们将本国制造的商品运来大明贩卖,一度挤垮了本地的众多手工作业者。
除了在商业上竞争处于绝对的优势之外,他们的军事实力也足够强大,无论是从红毛夷人,还是泰西人传来的消息都可以证明澳洲的水师和陆军都非常强大,强大到让他们根本抵抗不了。
就连一直在东海强势的郑家,也不敢轻易得罪澳洲人,据说双方有过一次短暂的海上交战,澳洲人只是出动了一艘军舰就将郑家的舰队堵在了港湾之内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河阳一个强大的国家存在,又是传承自前宋,在这个时期出现,沈犹龙甚至都在想,澳洲人的出现真的只是那么简单吗,只是为了每年可以回到老家机主通商,难道就没有别的想法。
眼下大明的局势可以说是一团乱遭,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不断攻城掠地,澳洲人兵强马壮就没有想过插上一脚,这实在是太让人不敢相信。
身为两广总督,主要的职责除了督促两广的官员还肩负着两广的军务,如果澳洲人真的对大明故土有什么想法,最先登陆的估计就在两广,原因不用明说就能看出,澳洲人在新安县的香岛已经驻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桥头堡。
老沈越想心里就越觉得慌,如果澳洲兵真如传闻中那般战力非常,那两广的军队未必能与之一战啊,身为总督两广军务的总督,两广之地能战的士兵有多少他心里在清楚不过了。
为了应付突变,沈犹龙加强了各地府兵的训练任务,频繁的到各驻地巡视军务,督促各路游击参将不可放松军户的操练,有些为了应对巡视,也的确是做足了戏,让已经成为农民的军户们穿上已经拥有百年历史的铠甲拿着生锈大刀长枪开始了操练。
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在澳洲国土安全部的眼中,根本没有逃过任何一个特工人员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