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看第一遍时,这是他治愈自己的开始。看第二遍时,这却是他唯一一次对命运不公的控诉,是他唯一一次向观众诉说委屈,是他唯一一次流露疲惫和辛酸。
林景把这一段处理得太好了。
到后面,阿京背着哥哥签署临床实验协议时,还有一个第一遍不起眼,第二遍一下子击中所有观众的镜头。
这时临床实验已经告一段落,按倒叙是他被实验赶出来、只得另谋他法,按正叙却是实验经费紧缺,宣告失败。
他在黑暗的长廊里行走,听到哥哥在背后唤他的名字。
他缓缓地回过头来,看着哥哥,愣了几秒,露出一个温暖的笑。
看第一遍时,观众以为是哥哥不同意他参加实验,他借笑容掩饰自己的心虚。
看第二遍时,观众终于明白。这时他已命不久矣,无力回天。实验注定失败,他注定死亡。
除了笑一笑,他再没什么好做的,再没什么好说的。
这个笑容分明空空如也,观众却从中看到饱含的歉意、疲惫、委屈、不舍……
已经很努力地在坚持了,已经用尽全力了……
只是想要渺小地在世界某个角落默默生活着啊。
对不起,哥哥。
我舍不得。
可是,没有任何办法。
影片最后一幕,阿京躺在床上,闭着眼睛。
直到画面黑屏,都没交代他是否已经去世。
但观众知道,交代与否不重要,结局指向的就是死亡。因为,事情不会再有转机了。
电影结束。
第一遍看到结局,观众就够窒息的了,他们以为第二遍会好一些。
结果第二遍看完,他们发现,自己更窒息了……
就算早知道正叙倒叙不一样,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这么不一样。
这根本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根本不是简单的把第一个版本倒着讲一遍!!!
特么说好的轻松圆满浪漫风喜剧呢?
观众:笑不出来.jpg
就算早知道换种讲法是个悲剧,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悲到这种地步,让你看着满屏的笑点,却只想落泪。
主角身为研究抗癌药的医学生,患上绝症后却治疗不了自己。面对人生的重重遗憾,他那么不舍却又那么无奈。在现实的考量下,他选择亲自试验自己的药物,最终依旧没能完成实验,与世长辞。
喜剧是什么?是所有愿望都能实现,所有现实化作圆满,想做的事都能做到,烦心事统统抛开。
悲剧是什么?是现实的重压、命运的无奈,是美好的事物一次又一次被打碎,是望着梦中的彼岸,放不下又求不得。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倒计时》是喜剧,也是悲剧。倒叙是彻底的喜剧,正叙是彻底的悲剧。
最终,他的本质还是悲剧,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倒叙是虚假的,正叙才是真实的。
倒叙的叙述手法,是这部电影最悲剧之所在。
第二遍放映完毕,观众再次起立鼓掌。
掌声持续了一分多钟,所有人心中只剩一个念头:神作预定。
这部电影具体能达到多高上限,只看观众的反响。
第53章 不雅视频
首映式结束后, 林景和韩铎一起离场。
走到门口, 林景停下脚步, 回头张望了一下。他们走得比较晚, 大部分座位都已经空了, 工作人员正在收拾场地。
后排角落里,却依然坐着两个身影,久久没有动静。
韩铎本来在滔滔不绝地吹电影, 他太喜欢这部电影的构思和故事了。说到一半, 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你怎么了?”
“……没事。”林景叹息一声, “算了, 我们走。”
把父母请来观看首映式,他也不知道这决定究竟是对是错。
半年前, 罗敏似乎察觉到什么,对他的态度一度有些异常。但在他一如既往的体贴孝顺中,她或许想开了、或许放下了疑惑,又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一家三口和谐美满,没有一点隔阂。
但林景还是把他们请来观看了首映。他知道这可能意味着亲手放弃某些东西, 但他同时认为,他们有知情的权利。
林景不愿意费心预测会发生什么, 他拉着韩铎离开,给父母留下了一片空间。
首映的当天晚上,逆袭者晚宴在某个露天体育场召开,赶来参加的人除了逆袭者, 还有许多媒体、网红、好奇的路人等等。
活动前半段,林景一直在舞台上和大家互动。到后面告一段落,他躲到后台歇了歇脚,却被场务告知,有媒体想要采访他。
林景说:“暂时不约采访,帮我推了。”
那场务妹子一脸梦幻地说:“是央视新闻周刊的人……”
——
第二天,《倒计时》公布首映日票房,数字不是很理想,是《哄堂大笑》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乐意给林景贡献票房的粉丝不少,但他们本身对电影没有期待,所以不会第一时间就去观看。
而大部分真正的影迷,对这部片子的感官是复杂的,一方面极度好奇,另一方面又缺乏信任。
因此许多人都在观望,在等专业影评人的反馈和第一批观众的评价。
让他们惊讶的是,整整一天,专业影评人没有一点动静。
首映式早上很早就举行了,按理说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就算长评写不出来,也能写个短评打打分?
一般的电影媒体公众号都是这样操作的,在专业长评出来之前,会让旗下的影评人先写出短评,打出分数,简单汇总一下。
可是现在,整整一天过去了,微博、微信、影评网、知乎……完全没有水花。
倒是有了一些普通观众的打分。
豆瓣上,《倒计时》的评分很低,只有5点几,评论区充斥着差评,其中黑子和水军占了一半,不看电影就评分的脑残青年占另一半。
只有寥寥几条正常的影评。
“四星,三星半给电影,半星给林景。没想到竟然挺好看的,全片流畅无尿点,传说中的半吊子制作水平也没看出来。因为有事没看到结局,脑补一下应该是病治好了。不错挺愉快的,就是看完没啥滋味,转头就忘了。”
“五星!!!巨他妈细思极恐啊!!!这年头豆瓣里到底都是些什么人,电影没看完就敢来评分,你知道你评的是什么吗???我已经买票二刷了。”
“不剧透,反正巨他妈牛逼。二刷走起。”
“看完第二遍我已疯辽……说二刷的那几位,不是在官方推荐的三大院线里看的?建议你们二刷直接买三大院线的票,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相信我,绝对不一样的!!!”
“这电影真是神了,在三大院线看的,到现在一天了回不过神来orz,我巨能理解为啥专业影评到现在一片没出,因为……他们可能三刷四刷去了。”
“不知道够不够得上神作标准,至少是一部杰作,三刷走起。同时给后面人一个建议,这电影看一遍和看两遍是截然不同的,在三大院线看两遍和在普通电影院看两遍,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只想图个乐呵,可以去普通影院看。但是,只要你不是那种完全受不了剧情片的人,还是强烈推荐去三大院线看。”
“呵呵,不知道上面在尬吹什么。结局看得很不爽,什么破片,也就值个一星。”
林景翻了翻全网影评,发现各大网络社区的生态截然不同,很有意思。
豆瓣是水军、脑残和文青最多的地方,评论两极分化,不是狂吹就是狂贬。幸好豆瓣用户大多看不起这部电影,评论很少。
知乎的回答全是一片“剧透慎入”,而且几乎每个回答都在第二句高亮标注:“强烈建议先看电影再看影评,没看之前千万别被剧透!”答案里的分析看似理智客观,其实都是疯狂吹捧。
微博就非常简单直白了,一搜电影名,一水儿的彩虹屁。
总体看来,第一批观众对电影结局接受度良好,没有因为神转折而感到不舒服。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影院不提供正叙版本的放映,观众看完结局后,陷入细思极恐和深深的震惊中,来不及思考电影的悲剧性。
同时,如果他们不去二刷,也就接收不到电影中的大量隐藏信息,没有完成在一次次的恍然大悟中积蓄泪点的过程。他们只知道真正的故事是主角病死,却get不到那些深层次的东西——遗憾的人生、无奈的现实、悲剧的命运。
在他们心目中,这只是一部结局反转的杰作,精巧而震撼。它非常炫技,却还是少了些真情。
这样固然很好,不会引起评论的大面积反弹,但不是林景想要的。
为此,宣传工作始终高效进行着,早就把重心转向了“三大院线一票两看”。
电影上映第二天,全网影评的网友不在少数。然而,《倒计时》的影评呈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首先,几乎所有专业影评人,都没有在第二天马上出评。其次,几乎所有看过的观众,都强烈安利这部电影。最后,所有人都在疯狂呐喊:别看剧透别看剧透别看剧透!
真正有内容的、评价电影本身的影评,寥寥无几。
网友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得知电影品质并不输于《哄堂大笑》之后,他们想要看电影的心情立刻强烈了起来。在选择影院时,有条件的人几乎都选择了被推荐的三家——毕竟一张票可以看两次,多划算。
于是,大批观众排队购票。
他们一脸期待地进场,震惊恍惚地离场。
三大院线的服务非常周到,当观众离开第一场的影厅时,服务员会在门口提醒,随时可以凭票根预约第二场的场次。而大部分观众都会选择再看一次,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全貌,实在太好奇了。
可想而知,第二场的影院里,到处都是抽噎声。
就这样,一批观众看完电影,就会按捺不住地安利给另一批,观众们前赴后继进入影院,在第一场里体验震撼,第二场里体悟内容。《倒计时》的口碑,在这种默不作声的推广中,一步步发酵、上升……总有一刻,它将攀到那个爆发的临界点,点燃一切。
而在电影口碑爆发之前,一大盆肮脏的黑水,首先朝林景身上泼了过来。
——
首映式结束后,林景终于有功夫搭理一下许由。
之前,许由工作室强硬发出声明,表示自家艺人绝对没有买水军污蔑他人的行为。这则声明语气强硬,直接威胁林景,放话说让他等着瞧。
许由的粉丝却没有一点不适,他们感动得眼泪汪汪,以为一向和气的爱豆是为了维护粉丝才这样做的。
林景忙完首映式一看,许由粉丝竟然重新恢复了战斗力,本来一面倒的撕逼大战,现在变成双方势均力敌。而且,由于他一直没拿出许由买水军的证据,对方开始振振有词,指责他凭空造谣,道德败坏。
许由本人终于发了微博,痛心疾首地控诉林景不把他当朋友,含沙射影地指责他被人包养,利用身体上位。
网友一片哗然,一边表示林景不可能是这样的人,一边抓心挠肝地在他微博下吃瓜,央求他能多说一些。
lt;/divgt;
lt;/divgt;
林景把这一段处理得太好了。
到后面,阿京背着哥哥签署临床实验协议时,还有一个第一遍不起眼,第二遍一下子击中所有观众的镜头。
这时临床实验已经告一段落,按倒叙是他被实验赶出来、只得另谋他法,按正叙却是实验经费紧缺,宣告失败。
他在黑暗的长廊里行走,听到哥哥在背后唤他的名字。
他缓缓地回过头来,看着哥哥,愣了几秒,露出一个温暖的笑。
看第一遍时,观众以为是哥哥不同意他参加实验,他借笑容掩饰自己的心虚。
看第二遍时,观众终于明白。这时他已命不久矣,无力回天。实验注定失败,他注定死亡。
除了笑一笑,他再没什么好做的,再没什么好说的。
这个笑容分明空空如也,观众却从中看到饱含的歉意、疲惫、委屈、不舍……
已经很努力地在坚持了,已经用尽全力了……
只是想要渺小地在世界某个角落默默生活着啊。
对不起,哥哥。
我舍不得。
可是,没有任何办法。
影片最后一幕,阿京躺在床上,闭着眼睛。
直到画面黑屏,都没交代他是否已经去世。
但观众知道,交代与否不重要,结局指向的就是死亡。因为,事情不会再有转机了。
电影结束。
第一遍看到结局,观众就够窒息的了,他们以为第二遍会好一些。
结果第二遍看完,他们发现,自己更窒息了……
就算早知道正叙倒叙不一样,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这么不一样。
这根本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根本不是简单的把第一个版本倒着讲一遍!!!
特么说好的轻松圆满浪漫风喜剧呢?
观众:笑不出来.jpg
就算早知道换种讲法是个悲剧,他们也没想到竟然会悲到这种地步,让你看着满屏的笑点,却只想落泪。
主角身为研究抗癌药的医学生,患上绝症后却治疗不了自己。面对人生的重重遗憾,他那么不舍却又那么无奈。在现实的考量下,他选择亲自试验自己的药物,最终依旧没能完成实验,与世长辞。
喜剧是什么?是所有愿望都能实现,所有现实化作圆满,想做的事都能做到,烦心事统统抛开。
悲剧是什么?是现实的重压、命运的无奈,是美好的事物一次又一次被打碎,是望着梦中的彼岸,放不下又求不得。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倒计时》是喜剧,也是悲剧。倒叙是彻底的喜剧,正叙是彻底的悲剧。
最终,他的本质还是悲剧,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倒叙是虚假的,正叙才是真实的。
倒叙的叙述手法,是这部电影最悲剧之所在。
第二遍放映完毕,观众再次起立鼓掌。
掌声持续了一分多钟,所有人心中只剩一个念头:神作预定。
这部电影具体能达到多高上限,只看观众的反响。
第53章 不雅视频
首映式结束后, 林景和韩铎一起离场。
走到门口, 林景停下脚步, 回头张望了一下。他们走得比较晚, 大部分座位都已经空了, 工作人员正在收拾场地。
后排角落里,却依然坐着两个身影,久久没有动静。
韩铎本来在滔滔不绝地吹电影, 他太喜欢这部电影的构思和故事了。说到一半, 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你怎么了?”
“……没事。”林景叹息一声, “算了, 我们走。”
把父母请来观看首映式,他也不知道这决定究竟是对是错。
半年前, 罗敏似乎察觉到什么,对他的态度一度有些异常。但在他一如既往的体贴孝顺中,她或许想开了、或许放下了疑惑,又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一家三口和谐美满,没有一点隔阂。
但林景还是把他们请来观看了首映。他知道这可能意味着亲手放弃某些东西, 但他同时认为,他们有知情的权利。
林景不愿意费心预测会发生什么, 他拉着韩铎离开,给父母留下了一片空间。
首映的当天晚上,逆袭者晚宴在某个露天体育场召开,赶来参加的人除了逆袭者, 还有许多媒体、网红、好奇的路人等等。
活动前半段,林景一直在舞台上和大家互动。到后面告一段落,他躲到后台歇了歇脚,却被场务告知,有媒体想要采访他。
林景说:“暂时不约采访,帮我推了。”
那场务妹子一脸梦幻地说:“是央视新闻周刊的人……”
——
第二天,《倒计时》公布首映日票房,数字不是很理想,是《哄堂大笑》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乐意给林景贡献票房的粉丝不少,但他们本身对电影没有期待,所以不会第一时间就去观看。
而大部分真正的影迷,对这部片子的感官是复杂的,一方面极度好奇,另一方面又缺乏信任。
因此许多人都在观望,在等专业影评人的反馈和第一批观众的评价。
让他们惊讶的是,整整一天,专业影评人没有一点动静。
首映式早上很早就举行了,按理说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就算长评写不出来,也能写个短评打打分?
一般的电影媒体公众号都是这样操作的,在专业长评出来之前,会让旗下的影评人先写出短评,打出分数,简单汇总一下。
可是现在,整整一天过去了,微博、微信、影评网、知乎……完全没有水花。
倒是有了一些普通观众的打分。
豆瓣上,《倒计时》的评分很低,只有5点几,评论区充斥着差评,其中黑子和水军占了一半,不看电影就评分的脑残青年占另一半。
只有寥寥几条正常的影评。
“四星,三星半给电影,半星给林景。没想到竟然挺好看的,全片流畅无尿点,传说中的半吊子制作水平也没看出来。因为有事没看到结局,脑补一下应该是病治好了。不错挺愉快的,就是看完没啥滋味,转头就忘了。”
“五星!!!巨他妈细思极恐啊!!!这年头豆瓣里到底都是些什么人,电影没看完就敢来评分,你知道你评的是什么吗???我已经买票二刷了。”
“不剧透,反正巨他妈牛逼。二刷走起。”
“看完第二遍我已疯辽……说二刷的那几位,不是在官方推荐的三大院线里看的?建议你们二刷直接买三大院线的票,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相信我,绝对不一样的!!!”
“这电影真是神了,在三大院线看的,到现在一天了回不过神来orz,我巨能理解为啥专业影评到现在一片没出,因为……他们可能三刷四刷去了。”
“不知道够不够得上神作标准,至少是一部杰作,三刷走起。同时给后面人一个建议,这电影看一遍和看两遍是截然不同的,在三大院线看两遍和在普通电影院看两遍,又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只想图个乐呵,可以去普通影院看。但是,只要你不是那种完全受不了剧情片的人,还是强烈推荐去三大院线看。”
“呵呵,不知道上面在尬吹什么。结局看得很不爽,什么破片,也就值个一星。”
林景翻了翻全网影评,发现各大网络社区的生态截然不同,很有意思。
豆瓣是水军、脑残和文青最多的地方,评论两极分化,不是狂吹就是狂贬。幸好豆瓣用户大多看不起这部电影,评论很少。
知乎的回答全是一片“剧透慎入”,而且几乎每个回答都在第二句高亮标注:“强烈建议先看电影再看影评,没看之前千万别被剧透!”答案里的分析看似理智客观,其实都是疯狂吹捧。
微博就非常简单直白了,一搜电影名,一水儿的彩虹屁。
总体看来,第一批观众对电影结局接受度良好,没有因为神转折而感到不舒服。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影院不提供正叙版本的放映,观众看完结局后,陷入细思极恐和深深的震惊中,来不及思考电影的悲剧性。
同时,如果他们不去二刷,也就接收不到电影中的大量隐藏信息,没有完成在一次次的恍然大悟中积蓄泪点的过程。他们只知道真正的故事是主角病死,却get不到那些深层次的东西——遗憾的人生、无奈的现实、悲剧的命运。
在他们心目中,这只是一部结局反转的杰作,精巧而震撼。它非常炫技,却还是少了些真情。
这样固然很好,不会引起评论的大面积反弹,但不是林景想要的。
为此,宣传工作始终高效进行着,早就把重心转向了“三大院线一票两看”。
电影上映第二天,全网影评的网友不在少数。然而,《倒计时》的影评呈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
首先,几乎所有专业影评人,都没有在第二天马上出评。其次,几乎所有看过的观众,都强烈安利这部电影。最后,所有人都在疯狂呐喊:别看剧透别看剧透别看剧透!
真正有内容的、评价电影本身的影评,寥寥无几。
网友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得知电影品质并不输于《哄堂大笑》之后,他们想要看电影的心情立刻强烈了起来。在选择影院时,有条件的人几乎都选择了被推荐的三家——毕竟一张票可以看两次,多划算。
于是,大批观众排队购票。
他们一脸期待地进场,震惊恍惚地离场。
三大院线的服务非常周到,当观众离开第一场的影厅时,服务员会在门口提醒,随时可以凭票根预约第二场的场次。而大部分观众都会选择再看一次,他们对这部电影的全貌,实在太好奇了。
可想而知,第二场的影院里,到处都是抽噎声。
就这样,一批观众看完电影,就会按捺不住地安利给另一批,观众们前赴后继进入影院,在第一场里体验震撼,第二场里体悟内容。《倒计时》的口碑,在这种默不作声的推广中,一步步发酵、上升……总有一刻,它将攀到那个爆发的临界点,点燃一切。
而在电影口碑爆发之前,一大盆肮脏的黑水,首先朝林景身上泼了过来。
——
首映式结束后,林景终于有功夫搭理一下许由。
之前,许由工作室强硬发出声明,表示自家艺人绝对没有买水军污蔑他人的行为。这则声明语气强硬,直接威胁林景,放话说让他等着瞧。
许由的粉丝却没有一点不适,他们感动得眼泪汪汪,以为一向和气的爱豆是为了维护粉丝才这样做的。
林景忙完首映式一看,许由粉丝竟然重新恢复了战斗力,本来一面倒的撕逼大战,现在变成双方势均力敌。而且,由于他一直没拿出许由买水军的证据,对方开始振振有词,指责他凭空造谣,道德败坏。
许由本人终于发了微博,痛心疾首地控诉林景不把他当朋友,含沙射影地指责他被人包养,利用身体上位。
网友一片哗然,一边表示林景不可能是这样的人,一边抓心挠肝地在他微博下吃瓜,央求他能多说一些。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