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这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
主仆俩相视无言,良久,太后道:“到底是不是真的,试一试就知道了,你去将这方子上说的东西都拿来。”
其实需要的东西很简单,硝石、水、以及盛水的容器。
具体方法是,将装了水的罐子放在盛水的盆中,不断往盆中加入硝石,盆里的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小冰箱,罐子里的水就会结冰。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粗陋的实验,而且产出来的冰数量也比较少。
若是要量产,对于环境和装置肯定有严格的要求。
当看见罐子里果真结了一层冰时,太后和赵丙对视一眼,俱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真的成了!
太后伸出手,拿了一片薄冰出来,冰冷沁凉,确实是冰!
不是从冰窖里拿来的,而是他们造出来的!
此时此刻,无论是太后,还是赵丙,都激动得有些失言。
好半晌,太后才缓过来些,“快,去请皇帝过来。”
“哎,老奴这就去!”赵丙响亮地应了一声,颠颠地跑去了。
皇帝大步踏进来,看见罐子里的冰,又将太后递过来的硝石制冰法反复看了几遍,“高树秋,再拿一罐水来。”
他要亲眼看看,这大夏天的,水是否真的能变成冰。
当罐子拿来,赵丙上前接过来,“还是让老奴来吧。”
一回生二回熟,他现在已经淡定下来了。
皇帝全程紧盯着罐子,看见他那副样子,太后不由笑了,稳稳地坐在位置上喝茶。
“陛下,结冰还得一阵子呢,急不得。”
皇帝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走过去在太后对面坐下,喝了口茶稳了稳心神。
其实这也不怪他,若是这硝石制冰法真的可行,那不止意味着庞大的利益,大显各方面都将受到重大的影响。
就在皇帝沉思的当儿,高公公惊呼一声:“结冰了!陛下,真的结冰了!”
皇帝走过去,看着罐子里那一层薄薄的冰,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一抹惊喜的笑容。
“母后,这张方子朕就拿走了。”皇帝就要急着离开,却被太后叫住。
“方子你另外抄录一份就是了,这张可是琅哥儿献给我的寿礼,你想就这么拿走,没门儿。”
皇帝微窘,旋即哈哈朗笑两声,“这个魏氏,倒是立了一大功,这次朕可得好好赏赐她一番。”
太后含笑道:“依我看,魏氏那里就不必了,既然她借着琅哥儿的名头献上方子,就是不想大出风头,既如此,皇帝就依了她,将功劳记在琅哥儿头上就是了。”
皇帝摩挲了下大拇指上的白玉雕龙扳指,“也好。”
正欲离开,他又突然想起来问:“不知道魏氏献的又是何物?”
太后看向赵丙,没等她老人家吩咐,赵丙就立刻道:“老奴这就去将侧妃娘娘献的礼寻来。”
今日献上来的礼物那么多,太后自然不可能每一件都亲自过目,而是交由赵丙这个总管登记入库。
赵丙出去,不一时就拿着一只巴掌大的精致匣子回来。
太后将匣子接过来时就感到奇怪,里头的东西似是没什么重量,打开一看,里头只有两张纸,准确来说,是两张宅契。
一张“惠幼院”,一张“养老院”,都位于春熙街清水巷。
两位大佬各自拿着一张宅契看了半晌,都有些不大明白魏姣这份礼是个什么意思。
难不成太后她老人家还缺了宅子吗?
倒是皇帝琢磨出了几分,“惠幼院,养老院,如果朕没猜错的话,这惠幼院应当是专门惠及孤童幼儿的所在,养老院则是赡养老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魏氏,有心了。”
太后神色动容,“若果真如此,哀家可要亲自去看一看才好。”
第76章
在大显, 中元节是和上元、清明、中秋等意义同样重大的节日,所以被列为了法定节假日。
这一天, 百官不用上朝, 可以休假一天。
皇帝案头待批的奏折顿时少了许多。
听闻太后打算微服出宫, 去实地看一看惠幼院和养老院的情况, 皇帝便也跟上了。
两位大佬着意往低调里拾掇了一番, 各自只带了一个内侍,便坐上马车往春熙街而去。
当然,暗地里还有不少暗卫随行, 以保证两位大佬的安危。
春熙街清水巷,位于北城外环,这里地价相对便宜许多, 住的也多是平头老百姓。
巷子很窄, 连一辆马车都通不过, 皇帝和太后到了巷子口,只能从马车上下来,步行走进去。
也不用刻意寻找, 因为“惠幼院”的院子外头,就挂着牌匾,一抬头就能看见, 斜对面就是“养老院”。
院子门敞开了一扇,一只耳朵缺了一角的老黄狗懒洋洋地趴在门槛内, 见了来人, 默默起身走到墙边的枣树下, 伸出爪子拨了拨系在树上的铃铛。
清脆的铃铛声传进内院。
“哟,这狗还知道报信儿呢。”赵丙公公有些稀奇道。
皇帝扶着太后进了门。
两位大佬打量了一圈,发现院子虽然有些陈旧,但收拾得颇齐整干净,地上连一根杂草一片落叶都没有。
只是,孩子呢?他们以为会见到一堆孩子聚在一起玩耍的画面,谁知来了却一个孩子都没见着。
后面听见铃声的院长吴惠娘走出来,看见进来的几人,观他们穿戴皆不俗,尤其一身气度叫人不自禁觉得矮了一头,竟有种想要下跪的冲动。
她深深施了一礼,客气问:“不知几位来此是……?”
赵丙上前,从袖中掏出两张契子,展示给她看:“我家老爷和老夫人过来看看。”
吴惠娘前几天就得了魏姣的消息,说是将这两处赠给了一位贵人,若是贵人派人来接手,她只管遵从就是。
至于贵人的身份,吴惠娘也不敢往深了想,连侧妃娘娘都要称之为贵人,那身份自是不一般。
她先前还寻思着这事,没想到今儿贵人就来了,她忙将几人请进厅堂,上了茶水。
见吴惠娘有些诚惶诚恐,赵丙笑眯眯道:“娘子怎么称呼?”
吴惠娘束手站在堂下,低眉敛目:“小妇人姓吴,唤惠娘。”
赵丙:“吴娘子,我家老爷和老夫人只是过来看看,你不消拘束,且给咱们讲讲这惠幼院的情况吧。”
“是。如今惠幼院一共收养了十六个孩子,年纪最小的还没断奶,最大的已经十多岁了……”
吴惠娘细细将惠幼院的情况讲了一遍,慢慢就不紧张了。
惠幼院是由临近的四座院子改造成的,原本这四处院子都有人住着,钱礼用高于市价几倍的价格买了下来,雇人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将几座院子打通,一通装修改建,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现在惠幼院前后一共有三进,屋子数下来有二十来间,大小院子四处。
这些屋子被大致分隔成了四个功能区,教学区——给孩子们上课的地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魏姣将这些孤儿收养来,总不能管他们一辈子吃喝,最好是教授给他们一技之长,让他们能够凭自己的能力立足于世间。
等他们长大,她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毕竟她名下铺子不少,对于身怀长技的人那是来者不拒。
当然,若是他们不想进入她名下的铺子,想自己闯荡一番,或者到别的地方去工作,那也随他们,魏姣并不强求。
教授给孩子们的课程以实用为主,除了必修的“识字”和“算术”这两门之外,其余的“绘画”、“女红”、“厨艺”、“武术”这之类的课程,都是选修的,看孩子们的天赋和意愿。
因为非常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机会,孩子们学习起来都非常认真刻苦。
其余三块区域分别是宿舍、食堂以及畜牧。
是的,还有一个畜牧区,专门用来养鸡、养羊的。
鸡可以吃肉或者卖钱,下的蛋直接就能给孩子们补充营养。而且养鸡并不费多少功夫,毕竟这些鸡平常都是放养的,孩子们空余时间还可以抓些虫子、捡些烂菜叶子来喂它们。
至于羊,一共有四只,两只母羊,两只小羊,母羊都是刚生产完不久,可以产奶的,羊奶营养丰富,除了供应给小羊之外,其余的都拿来给孩子们喝,好让他们能够长得更好,发育得更健壮。
收养来的这些孩子,之前作为孤儿,根本吃不饱穿不暖,都普遍营养不良,一个个长得瘦瘦小小的,不补不行。
“这会儿大些的孩子都在后头的学堂读书,小的则出去挖虫子捡菜叶子去了。不过十来天工夫,那些鸡都被喂肥了一圈。”说起这个吴惠娘又是欣慰又是好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皇帝起身道:“吴娘子带我们逛一圈吧。”
“是,您二位请随我来。”
学堂里,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给孩子们授课,讲的是《千字文》。
少年正是陈实。
宽敞明亮的学堂内,整齐摆放着四排四列座椅,但并没有被坐满,还空了不少位置。
坐在这里的一共有十个人,有男有女,剩下的都太小了,还不到进学的年纪。
每人面前一本《千字文》,孩子们腰背挺直,双眸明亮,一个个听得可认真了。
皇帝在外头听了会儿,发现这位少年夫子讲得趣味盎然,难怪孩子们一个个听得目不转睛。
陈实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站在窗外的几人,惊讶了一瞬,旋即遥遥冲几人行了一礼。
孩子们不禁好奇地看过去。
皇帝面对着一群小孩也摆不出严肃的表情,冲他们展露出一抹笑容,转身离开,“走吧,再到别处去转转。”
免得打扰了孩子们上课。
说来也巧,今天正是魏姣来给孩子们上绘画课的日子。
一个人独自完成一部漫画的苦她已经吃得够够的了,早就想为自己培养出几个助手了。
但助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培养得起来的,只能慢慢来了。
她每隔五天会到这里来一趟,一是给孩子们授课,二是收获开心值,三则是考察惠幼院和养老院的情况,免得出现中饱私囊、欺凌弱小之类的事情。
每次来魏姣都没有空手,上次她给孩子们带来的是铅笔和本子,这次带的则是一些点心和玩具。
这也是为何她每次来都会受到孩子们热烈欢迎的原因。孩子们开心了,她也就开心了。
lt;/divgt;
lt;/divgt;
主仆俩相视无言,良久,太后道:“到底是不是真的,试一试就知道了,你去将这方子上说的东西都拿来。”
其实需要的东西很简单,硝石、水、以及盛水的容器。
具体方法是,将装了水的罐子放在盛水的盆中,不断往盆中加入硝石,盆里的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到一定程度,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小冰箱,罐子里的水就会结冰。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粗陋的实验,而且产出来的冰数量也比较少。
若是要量产,对于环境和装置肯定有严格的要求。
当看见罐子里果真结了一层冰时,太后和赵丙对视一眼,俱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真的成了!
太后伸出手,拿了一片薄冰出来,冰冷沁凉,确实是冰!
不是从冰窖里拿来的,而是他们造出来的!
此时此刻,无论是太后,还是赵丙,都激动得有些失言。
好半晌,太后才缓过来些,“快,去请皇帝过来。”
“哎,老奴这就去!”赵丙响亮地应了一声,颠颠地跑去了。
皇帝大步踏进来,看见罐子里的冰,又将太后递过来的硝石制冰法反复看了几遍,“高树秋,再拿一罐水来。”
他要亲眼看看,这大夏天的,水是否真的能变成冰。
当罐子拿来,赵丙上前接过来,“还是让老奴来吧。”
一回生二回熟,他现在已经淡定下来了。
皇帝全程紧盯着罐子,看见他那副样子,太后不由笑了,稳稳地坐在位置上喝茶。
“陛下,结冰还得一阵子呢,急不得。”
皇帝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走过去在太后对面坐下,喝了口茶稳了稳心神。
其实这也不怪他,若是这硝石制冰法真的可行,那不止意味着庞大的利益,大显各方面都将受到重大的影响。
就在皇帝沉思的当儿,高公公惊呼一声:“结冰了!陛下,真的结冰了!”
皇帝走过去,看着罐子里那一层薄薄的冰,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一抹惊喜的笑容。
“母后,这张方子朕就拿走了。”皇帝就要急着离开,却被太后叫住。
“方子你另外抄录一份就是了,这张可是琅哥儿献给我的寿礼,你想就这么拿走,没门儿。”
皇帝微窘,旋即哈哈朗笑两声,“这个魏氏,倒是立了一大功,这次朕可得好好赏赐她一番。”
太后含笑道:“依我看,魏氏那里就不必了,既然她借着琅哥儿的名头献上方子,就是不想大出风头,既如此,皇帝就依了她,将功劳记在琅哥儿头上就是了。”
皇帝摩挲了下大拇指上的白玉雕龙扳指,“也好。”
正欲离开,他又突然想起来问:“不知道魏氏献的又是何物?”
太后看向赵丙,没等她老人家吩咐,赵丙就立刻道:“老奴这就去将侧妃娘娘献的礼寻来。”
今日献上来的礼物那么多,太后自然不可能每一件都亲自过目,而是交由赵丙这个总管登记入库。
赵丙出去,不一时就拿着一只巴掌大的精致匣子回来。
太后将匣子接过来时就感到奇怪,里头的东西似是没什么重量,打开一看,里头只有两张纸,准确来说,是两张宅契。
一张“惠幼院”,一张“养老院”,都位于春熙街清水巷。
两位大佬各自拿着一张宅契看了半晌,都有些不大明白魏姣这份礼是个什么意思。
难不成太后她老人家还缺了宅子吗?
倒是皇帝琢磨出了几分,“惠幼院,养老院,如果朕没猜错的话,这惠幼院应当是专门惠及孤童幼儿的所在,养老院则是赡养老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魏氏,有心了。”
太后神色动容,“若果真如此,哀家可要亲自去看一看才好。”
第76章
在大显, 中元节是和上元、清明、中秋等意义同样重大的节日,所以被列为了法定节假日。
这一天, 百官不用上朝, 可以休假一天。
皇帝案头待批的奏折顿时少了许多。
听闻太后打算微服出宫, 去实地看一看惠幼院和养老院的情况, 皇帝便也跟上了。
两位大佬着意往低调里拾掇了一番, 各自只带了一个内侍,便坐上马车往春熙街而去。
当然,暗地里还有不少暗卫随行, 以保证两位大佬的安危。
春熙街清水巷,位于北城外环,这里地价相对便宜许多, 住的也多是平头老百姓。
巷子很窄, 连一辆马车都通不过, 皇帝和太后到了巷子口,只能从马车上下来,步行走进去。
也不用刻意寻找, 因为“惠幼院”的院子外头,就挂着牌匾,一抬头就能看见, 斜对面就是“养老院”。
院子门敞开了一扇,一只耳朵缺了一角的老黄狗懒洋洋地趴在门槛内, 见了来人, 默默起身走到墙边的枣树下, 伸出爪子拨了拨系在树上的铃铛。
清脆的铃铛声传进内院。
“哟,这狗还知道报信儿呢。”赵丙公公有些稀奇道。
皇帝扶着太后进了门。
两位大佬打量了一圈,发现院子虽然有些陈旧,但收拾得颇齐整干净,地上连一根杂草一片落叶都没有。
只是,孩子呢?他们以为会见到一堆孩子聚在一起玩耍的画面,谁知来了却一个孩子都没见着。
后面听见铃声的院长吴惠娘走出来,看见进来的几人,观他们穿戴皆不俗,尤其一身气度叫人不自禁觉得矮了一头,竟有种想要下跪的冲动。
她深深施了一礼,客气问:“不知几位来此是……?”
赵丙上前,从袖中掏出两张契子,展示给她看:“我家老爷和老夫人过来看看。”
吴惠娘前几天就得了魏姣的消息,说是将这两处赠给了一位贵人,若是贵人派人来接手,她只管遵从就是。
至于贵人的身份,吴惠娘也不敢往深了想,连侧妃娘娘都要称之为贵人,那身份自是不一般。
她先前还寻思着这事,没想到今儿贵人就来了,她忙将几人请进厅堂,上了茶水。
见吴惠娘有些诚惶诚恐,赵丙笑眯眯道:“娘子怎么称呼?”
吴惠娘束手站在堂下,低眉敛目:“小妇人姓吴,唤惠娘。”
赵丙:“吴娘子,我家老爷和老夫人只是过来看看,你不消拘束,且给咱们讲讲这惠幼院的情况吧。”
“是。如今惠幼院一共收养了十六个孩子,年纪最小的还没断奶,最大的已经十多岁了……”
吴惠娘细细将惠幼院的情况讲了一遍,慢慢就不紧张了。
惠幼院是由临近的四座院子改造成的,原本这四处院子都有人住着,钱礼用高于市价几倍的价格买了下来,雇人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将几座院子打通,一通装修改建,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现在惠幼院前后一共有三进,屋子数下来有二十来间,大小院子四处。
这些屋子被大致分隔成了四个功能区,教学区——给孩子们上课的地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魏姣将这些孤儿收养来,总不能管他们一辈子吃喝,最好是教授给他们一技之长,让他们能够凭自己的能力立足于世间。
等他们长大,她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毕竟她名下铺子不少,对于身怀长技的人那是来者不拒。
当然,若是他们不想进入她名下的铺子,想自己闯荡一番,或者到别的地方去工作,那也随他们,魏姣并不强求。
教授给孩子们的课程以实用为主,除了必修的“识字”和“算术”这两门之外,其余的“绘画”、“女红”、“厨艺”、“武术”这之类的课程,都是选修的,看孩子们的天赋和意愿。
因为非常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机会,孩子们学习起来都非常认真刻苦。
其余三块区域分别是宿舍、食堂以及畜牧。
是的,还有一个畜牧区,专门用来养鸡、养羊的。
鸡可以吃肉或者卖钱,下的蛋直接就能给孩子们补充营养。而且养鸡并不费多少功夫,毕竟这些鸡平常都是放养的,孩子们空余时间还可以抓些虫子、捡些烂菜叶子来喂它们。
至于羊,一共有四只,两只母羊,两只小羊,母羊都是刚生产完不久,可以产奶的,羊奶营养丰富,除了供应给小羊之外,其余的都拿来给孩子们喝,好让他们能够长得更好,发育得更健壮。
收养来的这些孩子,之前作为孤儿,根本吃不饱穿不暖,都普遍营养不良,一个个长得瘦瘦小小的,不补不行。
“这会儿大些的孩子都在后头的学堂读书,小的则出去挖虫子捡菜叶子去了。不过十来天工夫,那些鸡都被喂肥了一圈。”说起这个吴惠娘又是欣慰又是好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皇帝起身道:“吴娘子带我们逛一圈吧。”
“是,您二位请随我来。”
学堂里,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给孩子们授课,讲的是《千字文》。
少年正是陈实。
宽敞明亮的学堂内,整齐摆放着四排四列座椅,但并没有被坐满,还空了不少位置。
坐在这里的一共有十个人,有男有女,剩下的都太小了,还不到进学的年纪。
每人面前一本《千字文》,孩子们腰背挺直,双眸明亮,一个个听得可认真了。
皇帝在外头听了会儿,发现这位少年夫子讲得趣味盎然,难怪孩子们一个个听得目不转睛。
陈实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站在窗外的几人,惊讶了一瞬,旋即遥遥冲几人行了一礼。
孩子们不禁好奇地看过去。
皇帝面对着一群小孩也摆不出严肃的表情,冲他们展露出一抹笑容,转身离开,“走吧,再到别处去转转。”
免得打扰了孩子们上课。
说来也巧,今天正是魏姣来给孩子们上绘画课的日子。
一个人独自完成一部漫画的苦她已经吃得够够的了,早就想为自己培养出几个助手了。
但助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培养得起来的,只能慢慢来了。
她每隔五天会到这里来一趟,一是给孩子们授课,二是收获开心值,三则是考察惠幼院和养老院的情况,免得出现中饱私囊、欺凌弱小之类的事情。
每次来魏姣都没有空手,上次她给孩子们带来的是铅笔和本子,这次带的则是一些点心和玩具。
这也是为何她每次来都会受到孩子们热烈欢迎的原因。孩子们开心了,她也就开心了。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