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格局又小了不是
  总代理……
  众人已经非常习惯赵枢经常编出来的新名词。
  只是这个新名词让李良辅听着心中有点心虚。
  表面赤胆忠心的李良辅知道自己的情况,他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大夏国的利益,只是为了后来当上定难军节度使,独揽这块巨大的利益。
  所以他才如此歹毒,带着大宋消灭自己的国家。
  可现在怎么能把这所谓的总代理给耶律南仙母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啊。
  “肃王,这……之前小的为大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这总代理不,不应该给小的吗?”
  李良辅,哦不,赵良辅一脸悲愤的拜在赵枢的面前,脸上却没有多少的愤怒,只是一脸苦涩讨好,求赵枢开恩。
  赵枢很想让后人好好看看买办最后都是什么下场,可现在还没有到卸磨杀驴的时候,他对这位大买办依旧是和颜悦色。
  “什么话?怎么,让耶律南仙做什么总代理,就让节帅如此恼怒了?”
  “不不不,恼怒不敢。”赵良辅赶紧摆手,“只是……只是这盐啊,我们这地方只有盐。
  若是让外人占据了盐贸,我怕他们会生出异心啊。”
  赵枢差点憋不住笑了出来,赶紧跟一边的韩世忠猛打眼色。
  韩世忠干咳一声,道:
  “节帅,你这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肃王岂是亏待手下的人,你放心便是,马上就有让你满意地安排。
  你想想看,现在定难军重新回归大宋,这西域的商路被打通,一点盐算什么。
  要有更大的格局才行啊。”
  赵枢笑道:
  “不错,以前西夏穷啊,穷的只有盐。
  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宋有多大的市场,这西域的商路如何,想必节帅自然再清楚不过。”
  这还真是……
  赵良辅听得怦然心动。
  大宋的专卖制度非常严格,如果自己能从遥远的西域淘换来现在大宋急缺的香料、珠宝等等,这利润还真不一定会输给这些盐。
  但毕竟在西夏长大,对盐的情感深深根植在脑海中,赵良辅想到这么一大笔的盐以后就要归别人所有,心中还是多少有个疙瘩。
  这个买办实在是太不上台面了啊……
  老领导以前讲述过一个国外卖香蕉的公司逐渐壮大的故事,赵枢还以为赵良辅能发挥一下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暂时无暇顾及西域的大宋逐渐开疆拓土,没想到他居然这么不上道。
  官场说说话讲究留三分靠自己领悟,可赵枢担心赵良辅理解不了大宋的良苦用心,也只能详细点拨一下。
  “节帅也知道,以后定难军诸军解散,由大宋驻军保护对不对?”
  “不错,之前大王就说过,只留下自卫队,维护各地秩序,讨伐山贼乱匪,至于对外之事,则交给大宋处置。”
  “是啊。”赵枢恨铁不成钢地道,“大宋在此驻军,跟大宋关系最好的人是谁?难道是李乾顺之前的女人和他的儿子?
  赵节帅,你这身份是还没有转过来啊。”
  赵良辅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
  是啊,现在西夏的军队解散,只留下自卫之用,那些人都是听自己调遣,在此驻军的宋军也跟自己关系良好,就算耶律南仙当了所谓的总代理,也要看自己的脸色。
  难道……肃王的意思是这母子其实是给自己做事,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坐在这里,就有源源不断的好处?
  赵良辅顿时大喜过望。
  “原来如此,多谢大王赏赐,多谢大王赏赐。
  小的以后一定为大王马首是瞻,尽力为大宋提供好处。”
  定难军节度使的位置有如此巨大的好处,赵良辅想要一直做下去,一直长时间做下去,肯定要为大宋竭力消弭隐患,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做生意嘛,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平。
  谁巴结大宋多一点,手头的利润就大一点。
  贪婪的赵良辅将目光放在了商贸巨大的利润上,赵枢就可以通过他来攫取更多。
  这个年代的商品经济无论怎么发展都是非常有限的,所谓的重农抑商也不是先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办法。
  这些西夏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争夺盐这样有巨大利润的拳头产品不顾一切,甚至敢于卖国,可他们偏偏忽视了建立一个国家需要从最基础的民生抓起。
  赵枢一直跟他们称兄道弟,一直跟这些西夏人亲善和睦,把最赚钱的盐和西域的商贸都交给他们,但在攻破灵州的第一天,宋军就牢牢占据了这片西夏人赖以为生的耕地。
  不只是耕地。
  横山一带的矿藏极多,赵枢已经派人四处寻找开采,将这些东西牢牢掌握在大宋的手上。
  农业和采矿的利润低、见效慢,却着实是一切的根源。
  搞基础建设多费劲,这么辛苦的差事大宋接下了,我们完全为你们这些忠臣考虑,商贸这样赚钱的买卖我们只保护不干涉,大家有钱一起赚,这才是兄弟。
  再过几年,这些人中肯定也会有人发现不对。
  可那时候又有什么办法?
  那时候大宋已经控制了土地和基本的生产资料,这里的居民只会制盐和卖盐,一切生计都掌握在大宋的手中。
  就算有有识之士想反抗,也耐不住所有人的利益都跟大宋绑定在一起,想消弭当年李继迁这个等级的大乱,也不过是坚壁清野一阵子就好。
  这样温存的手段是西夏人这辈子都没有见过的。
  赵良辅现在满脑子都是商贸的巨大利益。
  而赵枢准许西夏大开盐贸的消息传出,所有的百姓也都是欢欣鼓舞,大量的青壮投身制盐的业务,剩下的人要么被编入自卫队,要么被大宋招募开始在横山附近屯田开矿。
  一切都很美好,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宣和四年的元日到来时,西夏偏远的几个军司终于也宣布投降。
  赵枢派遣吴玠、李成、姚平仲、杨惟忠等人去接收整治原本的西夏军队,并以曲端为统帅,开始在横山的农业区和矿业区开战大规模的剿匪运动。
  虽然见效估计要许久,但宣和四年,大宋向西边的财政投入已经可以大幅削减。
  赵枢非常满意。
  他觉得,是回去的时候了。
  “大王,以后打仗,是不是还得叫俺们去啊?”
  如果说西军之前还对赵枢有什么不满,现在这份不满全都烟消云散。
  刘仲武等人这次作战都有了封赏,在之前的战斗中刘錡虽然没有太亮眼的表现,可也中规中矩,展现出了一个未来名将的潜力。
  现在他们还想打,还想跟着肃王继续打,让西军的儿孙攫取更大的利益。
  军中现在都传说,这次消灭西夏之后肃王会把主要的力量投入到北边,应付即将南下的金国。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不少人已经不愿征战。
  可在这次作战中没什么亮眼表现地姚古、刘仲武、折彦质等人都不服,纷纷向赵枢请战。
  甚至,远在河东,之前扮演了非常不光彩角色的刘延庆也厚着脸皮请人送来书信,表示愿意为肃王效力,并且大力揭发之前童贯的种种所作所为。
  有谁不想跟着肃王继续发大财呢?
  赵枢对众人的表现非常满意。
  “大宋离不开西军诸位。
  以后赵枢还要仰仗各位襄助了。”
  ·
  “好孩儿,好孩儿啊。”
  东京皇宫中的赵官家收到赵枢的报捷,一时合不拢嘴。
  有生之年,他居然真的消灭了西夏。
  这可是仁宗、神宗、哲宗都不曾做到的大事,现在居然被他做到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赵官家领导有方,是远远超过太祖、太宗的大宋最强帝王——赵枢在书信上也是这么说的。
  赵官家最近天天得意地去太庙告捷,跟祖宗炫耀一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又觉得自己真是强无敌。
  不过,眼下有件事情非常困扰赵官家。
  那就是怎么封赏自己的好儿子。
  儿子的起点太高了,本来就是肃王,出生以来就疯狂加什么节度使、州牧、太尉、太傅,基本已经没什么可以赏赐。
  之前平定方腊,赵枢一个劲地推辞说不就是打了一伙小贼,根本不值得大家封赏,硬是生生推辞掉。
  可现在肃王可是灭了西夏啊。
  如此大的功劳,祖宗听了都得欣慰,这要是不赏就说不过去了。
  当然赵官家也知道,以肃王的风格估计又要推辞一番,可他可以推辞,自己不能不给。
  不然别有用心的人传下去,又成了肃王功大难赏,或者赵官家跟肃王离心离德。
  而且随着北边局势的变幻,赵官家已经开始觊觎燕云之事。
  后面还得让好儿子给自己冲锋陷阵,万一自己不赏,将来的报道上出现了什么偏差,那后面丢人可就丢到姥姥家了。
  “爱妃以为,该如何赏赐五郎啊。”
  想来想去,赵佶决定咨询一下赵枢的生母,现在在宫中风头无两的王贵妃。
  王贵妃一双凤目微闭,听闻此事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下意识地露出了一丝惶恐。
  赵佶还以为她是因为怕说错话落下后宫干政的罪名,赶紧宽慰道:
  “爱妃尽管放心,此事只有你我二人知晓,不会落人口实。
  五郎是你的亲骨肉,想要什么赏赐,但说无妨。”
  王贵妃咬紧银牙,环顾四周,见几个内侍都在偷眼看她,索性坐直身子,微笑道:
  “既然陛下要赏,不如就让五郎当个真正的大王,也好替大宋再创出一番大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