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全民公投
这两天,有两件事情在南郡城传的沸沸扬扬。第一件,名叫好再来的小酒馆一夜之间声明鹊起,那个被文丑问过是否伐吴的店小二成了南郡城的名人。酒馆掌柜的,将李辉做过的那张小几原封不动,连酒杯酒壶,小菜以及筷子的摆放都照原样,供前来喝酒的人参观。店里自制的烧酒,也从原来的一个钱一壶,破天荒的涨到了十个钱,依然是供不应求。
第二件乃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南郡太守府贴出告示,大将军李辉为了伐吴的事情,希望征求全体南郡百姓的想法。就在太守府的门外,一左一右有两个大木桶,他们的旁边有一袋子黄豆,无论是谁,只要你认为该伐吴,就拿一粒黄豆扔进左边的木桶中,反之则扔进右边的木桶。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荆州可以说经历了刘备、曹操、孙权、李辉几家的轮番占领。荆州的百姓完全有资格评判这些诸侯的优劣,谁好谁坏的评判权完全交给普通老百姓,过去的历史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庞统笑道:“先不说结果是什么,我担心百姓们不敢做这个评判!”
“士元兄说的很对!”徐庶道:“自古以来都是官说什么百姓干什么,现在二弟要将这颠倒过来,恐怕不那么容易吧!”
李辉道:“不容易也要干,为什么就不能百姓为自己的命运做决定,打仗是要死人的,死的百姓可比官要多得多,既然自己要付出生命,为什么不能自己说了算!”
“道理是不错!能不能成功我也是拭目以待!”徐庶摇头苦笑。
三天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百姓前来投票,那一袋黄豆一粒未动,两只木桶空空如也。虽然李辉的这个官府和别人的不一样,他们打击士人,重视商贩,将这么重大的事情让百姓们做决定这肯定是开玩笑,既然是个玩笑,也就没有必要参加。即便是真的,也要看看再说。
第四天一大早,李辉起的很早。昨天晚上他一夜未睡。三天没有一个人投票,自己的努力就算是白费了。他独自一人来到太守府门前,看着空空荡荡的两只木桶,心里很不舒服,自己抓起一粒黄豆,往右边的木桶里一扔。“噹!噹噹噹……”一连串的响声。豆粒在木桶内滚了好久。直到豆粒停止,李辉闷闷不乐的回去了。
来来往往的行人从府衙门前经过,都会不自觉的往桶里看上一眼。当有人看见右边的木桶里竟然有一粒豆的时候,感到很奇怪,眨眨眼睛,确定桶里却是有一粒豆,摇头笑了一下。可能处于好玩的心里,有人抓了一粒豆放到了左边的桶里。
“你听说没有?有人已经往桶里扔豆子了!”
“是吗?也不知道这位李将军是真的征求百姓的一件,还是做做样子,还是看看再说!”
“你们不知道,李将军行事不拘一格,也许是真的!”
“真的最好,要是引诱百姓,如果谁认为不该伐吴,拂了大将军的面子,说不定就再也找不到了。”
“慎重!看看再说!”
“呵呵,没那么可怕,就一粒豆他们又不知道是谁投的,我还真像投一粒!”
“你不怕?”
“怕什么?如果大将军和以往的那些人一样,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也没什么用!我觉得是真的!”
茶馆、酒肆、大街小巷都是这种议论之声。很多人不约而同的前来观看,有些人还真的响应府衙的号召,自觉地拿起一粒豆扔进左边或者右边的木桶里。
离截止日期还有一个时辰,整整三袋豆子都已经放进了大木桶里。木桶粗大,两边看上去相差悬殊,左边那个写着“伐”的木桶已经有了一多半,右边的那个木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稍微一看就能知道结果。
李辉领着徐庶、赵云、郭嘉、庞统、文丑等人站在府衙门口。看热闹的百姓将整条街都站满了。赵云一声令下:“数豆!”
十几个军士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将右边的木桶放倒,一粒粒的开始数里面的黄豆。有些百姓也跟着士兵一起数数。天色已晚,灯球火把将整个南郡照的如同白昼,谁都没有睡觉的意思,这一次是百姓们自己意愿的一种表达,他们要看一个结果,还要看看李辉是不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右边的桶里,一共三千五百七十二粒,左边的桶就要多上很多,整整三万粒。李辉对于结果不是怎么高兴,百姓们的热情他非常的满意。南郡城有百姓八万,虽然不是每人一粒豆,这总数加起来也近乎一半。这第一次的全民公投的效果非常不错。
徐庶代表南郡属衙说道:“这次大将军将伐吴的决定权交到你们的手里,这是开天辟地一来从未有过的,其实大将军并不愿意伐吴,你们其中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知道,大将军和江东的孙家有很深的情谊,不过大家放心,从刚才的投票结果看,大家的意思相当的明确,既然如此我相信大将军绝不会有违百姓的意愿!”
“好!好!”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好声响彻整个南郡的上空。
李辉挥挥手让大家安静:“我李辉是个说法算数的人,我大哥说了,这是大家的意见,自古到民为水、君为轻,百姓的意见大于一切,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无论是河北、塞外、还是中原、荆州,全部进入备战时期,调集大军准备伐吴!”
“伐吴!伐吴!伐吴!”整整一个晚上,南郡的百姓兴高采烈,就像过年一样,有些酒肆通宵开门,南郡人人都议论李辉,议论这次投豆子的事件。有些人后悔自己没有投上一粒,那些投了豆子的人满脸通红的讲述这自己当时的心情和决定。
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大的动静,孙权当然不能不知道,也不会不知道。开始的时候,他当着群臣的面取笑李辉是一个没脑子的人,等结果出来,南郡百姓三分之一的人同意伐吴,孙权害怕了。
虞翻沉思良久:“陛下,事急已,请陛下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成都,联合曹丕、刘封联合抵御李辉,我们东吴一家万万不是李辉的对手!”
第二件乃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南郡太守府贴出告示,大将军李辉为了伐吴的事情,希望征求全体南郡百姓的想法。就在太守府的门外,一左一右有两个大木桶,他们的旁边有一袋子黄豆,无论是谁,只要你认为该伐吴,就拿一粒黄豆扔进左边的木桶中,反之则扔进右边的木桶。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荆州可以说经历了刘备、曹操、孙权、李辉几家的轮番占领。荆州的百姓完全有资格评判这些诸侯的优劣,谁好谁坏的评判权完全交给普通老百姓,过去的历史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庞统笑道:“先不说结果是什么,我担心百姓们不敢做这个评判!”
“士元兄说的很对!”徐庶道:“自古以来都是官说什么百姓干什么,现在二弟要将这颠倒过来,恐怕不那么容易吧!”
李辉道:“不容易也要干,为什么就不能百姓为自己的命运做决定,打仗是要死人的,死的百姓可比官要多得多,既然自己要付出生命,为什么不能自己说了算!”
“道理是不错!能不能成功我也是拭目以待!”徐庶摇头苦笑。
三天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百姓前来投票,那一袋黄豆一粒未动,两只木桶空空如也。虽然李辉的这个官府和别人的不一样,他们打击士人,重视商贩,将这么重大的事情让百姓们做决定这肯定是开玩笑,既然是个玩笑,也就没有必要参加。即便是真的,也要看看再说。
第四天一大早,李辉起的很早。昨天晚上他一夜未睡。三天没有一个人投票,自己的努力就算是白费了。他独自一人来到太守府门前,看着空空荡荡的两只木桶,心里很不舒服,自己抓起一粒黄豆,往右边的木桶里一扔。“噹!噹噹噹……”一连串的响声。豆粒在木桶内滚了好久。直到豆粒停止,李辉闷闷不乐的回去了。
来来往往的行人从府衙门前经过,都会不自觉的往桶里看上一眼。当有人看见右边的木桶里竟然有一粒豆的时候,感到很奇怪,眨眨眼睛,确定桶里却是有一粒豆,摇头笑了一下。可能处于好玩的心里,有人抓了一粒豆放到了左边的桶里。
“你听说没有?有人已经往桶里扔豆子了!”
“是吗?也不知道这位李将军是真的征求百姓的一件,还是做做样子,还是看看再说!”
“你们不知道,李将军行事不拘一格,也许是真的!”
“真的最好,要是引诱百姓,如果谁认为不该伐吴,拂了大将军的面子,说不定就再也找不到了。”
“慎重!看看再说!”
“呵呵,没那么可怕,就一粒豆他们又不知道是谁投的,我还真像投一粒!”
“你不怕?”
“怕什么?如果大将军和以往的那些人一样,搞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也没什么用!我觉得是真的!”
茶馆、酒肆、大街小巷都是这种议论之声。很多人不约而同的前来观看,有些人还真的响应府衙的号召,自觉地拿起一粒豆扔进左边或者右边的木桶里。
离截止日期还有一个时辰,整整三袋豆子都已经放进了大木桶里。木桶粗大,两边看上去相差悬殊,左边那个写着“伐”的木桶已经有了一多半,右边的那个木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稍微一看就能知道结果。
李辉领着徐庶、赵云、郭嘉、庞统、文丑等人站在府衙门口。看热闹的百姓将整条街都站满了。赵云一声令下:“数豆!”
十几个军士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将右边的木桶放倒,一粒粒的开始数里面的黄豆。有些百姓也跟着士兵一起数数。天色已晚,灯球火把将整个南郡照的如同白昼,谁都没有睡觉的意思,这一次是百姓们自己意愿的一种表达,他们要看一个结果,还要看看李辉是不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右边的桶里,一共三千五百七十二粒,左边的桶就要多上很多,整整三万粒。李辉对于结果不是怎么高兴,百姓们的热情他非常的满意。南郡城有百姓八万,虽然不是每人一粒豆,这总数加起来也近乎一半。这第一次的全民公投的效果非常不错。
徐庶代表南郡属衙说道:“这次大将军将伐吴的决定权交到你们的手里,这是开天辟地一来从未有过的,其实大将军并不愿意伐吴,你们其中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知道,大将军和江东的孙家有很深的情谊,不过大家放心,从刚才的投票结果看,大家的意思相当的明确,既然如此我相信大将军绝不会有违百姓的意愿!”
“好!好!”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好声响彻整个南郡的上空。
李辉挥挥手让大家安静:“我李辉是个说法算数的人,我大哥说了,这是大家的意见,自古到民为水、君为轻,百姓的意见大于一切,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无论是河北、塞外、还是中原、荆州,全部进入备战时期,调集大军准备伐吴!”
“伐吴!伐吴!伐吴!”整整一个晚上,南郡的百姓兴高采烈,就像过年一样,有些酒肆通宵开门,南郡人人都议论李辉,议论这次投豆子的事件。有些人后悔自己没有投上一粒,那些投了豆子的人满脸通红的讲述这自己当时的心情和决定。
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大的动静,孙权当然不能不知道,也不会不知道。开始的时候,他当着群臣的面取笑李辉是一个没脑子的人,等结果出来,南郡百姓三分之一的人同意伐吴,孙权害怕了。
虞翻沉思良久:“陛下,事急已,请陛下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成都,联合曹丕、刘封联合抵御李辉,我们东吴一家万万不是李辉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