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9 章
来汉中学习指导的工作小组离开后, 宋知府少了中枢鞭策, 不免有些懒散。佥宪大人都已许可了他办报纸的要求,他却不舍得花一点点私人时间加班选稿,而是把这工作拖到了转天上班后。
领导在家里也要听他这个下属领导的感觉真不错。
宋大人舒舒服服地窝在二堂办公桌后,叫人点了一杯胡桃金桔梅干泡茶, 酸酸甜甜地喝着提神, 把作者们主动递给他的稿子重新审了一遍。
桓凌的不用说了,就上头版头条!
他作为主编,还没点儿以权谋私,捧自己喜欢的作者的权力了?更何况不论文章,就论官阶权职, 也没有人能越过桓凌——除非周王突发奇想, 也要在这报纸上发篇稿子。
后面再排的,按顺序该是同去送行的司马长史, 府县里几位爱写文章的同僚, 另外也可以问问有没有研究生写了文章, 都收上来凑满页数。
白天学生们就在府、县学里上学, 有几个不在官学校的举子、监生, 若也写了文章, 估计也都要放在同学间流传,叫差役去学里转转,敛来文章即可。
只是这种送别的文章都挺短的, 桓凌那篇也不知有没有六百字, 哪怕竖版占地方, 印出来也凑不满一个版面,还得配图。
是配朝中诸位大人被乡老抱住脱靴好,还是桓佥宪带领汉中地方官员遥送京城领导们的车好?
他只稍作犹豫,便选了后一个方案,叫门子传在班的画师过来,画一张半版大小的汉中府官员送行图。有不认得的人不要紧,只要往好看里画就是了——画人时记得给他和桓大人眼皮上画上一条双眼皮褶,有双眼皮更易显出人物的神情。
那画工体贴他的心意,应承道:“府尊大人放心,小的定将两位老大人画得比游天台的阮郎还俊秀。”
嗯,记着我们俩长得都不老就行。
宋大人点了头,放那匠人出去,又命人请了府学教官来,与他们说了要搜集昨日全府官员远送天使回京的文章,印成报纸一事。几位教官昨日也是跟着送过上官的,自然也要写文章,听了宋大人的打算,皆是交口赞成,立刻就要替他去收文章,寻人刻版——
这些做教官的日常无事,难得有个大事可记,写得比宋知府与桓佥宪这样的大忙人更有激情。宋时只说了大略版式,本府教授便拍着胸脯应承道:“学生也略会作画,纵不能作人物,穿插画些山水、怪石、兰草、修竹也不为难。”
总之就是要有字有画,题目写得大大的,还要写上题名。一篇文章就排得规矩整齐的方块儿样式,文字间空白的地方就用画儿填补上不是?
差不多是这样……
不过插画不要太多。一来是图不如文字好刻,画太多会给他们雕版的学生增加工作量;二来么,还得留点儿地方宣扬善政。譬如禁溺女婴,禁止打架斗殴、打骂妻儿,譬如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禁止屯积居奇、严查隐田隐户,高利贷利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
再兼插几条广告。
汉中学院春季招生将在春节前展开,校内蒙学、职业培训、在职研究生三个方向同时开放招生。蒙学班主招六至十三岁儿童,不收学费,只收书本杂费;职业培训班招收十二岁以上儿童,定向培养,签订就业合同,带薪学习;在职研究生班则要提前测试经义文章和算学水平,考试合格才允许入学。
之前因为他和桓凌要带人建设工业项目、搞试验田,再兼天使到校内实习,两人分身乏术,学校师资力量也不足,一直没正经对外招生。索性就借着第一届毕业生离校的时机,正式面向社会招收新生,把汉中学院面向全府推广出去。
现在打出广告,留给有意向的学子准备入学考试的时间。教学安排上,就以来年元宵长假后作为新学期开学的时间,一学年间再把收稻麦的农忙的时间定为暑假,依着如今农业社会的习俗安排课时。
他一面想着,笔下已自将广告词大概写了出来,看看没什么大错,便往教官们手里推了推:“学院之事本官如今已不大管了,具体安排还要由诸位教官商议。你们便先集稿审稿,抄写出一份来,待我看过,便教诸人石版刻印之法。”
报纸版面总得比平常试卷宽一倍,用油印机不方便印,还是上石版印的好。自然铜版印刷质量更好,但是铜贵,眼下这生产力水平下,也没法回收硫酸铜,索性还是用低一档的石版吧。
===============
石版印出来的报纸质量也还算不错。
两天之后,汉中府第一份非官方报纸,《汉中经济报》便热气腾腾地出炉,摆到了宋知府的案头上。
头版下半版是大幅水墨风格汉中诸臣送天使还京图,上半版最右侧题着宋御史亲撰的报名,再旁边便是大标题印着的《戊申年孟冬与吾弟子期等送钦差还京——桓凌》。
纸质精良、印刷清丽整洁、文章更是深刻峻丽,适足吟咏,这个版面可以了!
宋大人又将后面的版面细看了几遍,校正了一两处错字,又在报纸角落添上序号,便弹了弹纸,说道:“如此就好。今日这份报纸只是咱们读书人之间传闻,不对外发行,倒也不必打太多……”
他咽下险些溜出口的“广告”二字,轻咳一声,威严地说:“错的地方铲平了,以石膏补上重雕重印。这《汉中经济报》如今虽只是汉中经济园与学院间传递的小报,却不只该局限于学院间,而要做个能通汉中一地所有消息的报纸。往后此事便由我与桓大人主持,赖诸位教官用心,就在咱们学校拨个学舍专印此报。”
这份初版的稿件是本府官员自发供起的,可遇不可求。往后还要寻会写文章的才子词人投稿,发些本地新闻大事,做成个可以向地方上下传达一切新鲜可靠消息的报纸。
几位帮着印报纸的教官拱手应道:“府尊大人如此信重,下官等敢不用心?必定尽心做好此事。”
宋时点了点头,倒转笔杆,将笔杆在纸页上轻敲了两下:“你们回去商量一下,在这报边署上编修文章之人的名字,以后各自负责某版选稿、校改,定稿后便在各页空白处添上个别号吧。”
他原先安排工作时,几名教官还有些被上司压榨的无奈,但听说自己亦能署名,心态顿时大变,都仿佛见着了自己在汉中府文坛扬名——
不,不光汉中府!宋大人弄的什么东西不传遍天下?这报纸早晚要流传到别处府州,他们这些屡试不第、官运又不佳,只能做个穷酸教官的老儒生终究也要有个名播士林的一天了!
名利二字最动人心。
他们尚不知能不能加工资,但眼前能看见自己以选文出名的前程,精神风茂便比之前大不相同,个个挺胸拔背,精神奕奕地应了一声“喏”。
不到晚间,汉中经济报便重新定稿,印出百十份来,送到了汉中府所有官员、汉中学院学生手中,而后又通过他们的手各送了几份到他们家长手上。
他们的子弟们出息了,文章能和本府官员的文章一道登上“报纸”了!他们家的耆老也出息了,远送朝廷大员还京这件事竟叫佥都物史和周王殿下的副使都记在心间,还为他们写了文章!
一时间汉中府内不知多少人家摆酒庆贺,欢声自夜达旦,几无休止。唯宋知府家家法森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连桓佥宪的文章登上了报纸头版头条这么好的消息也不曾动摇他们的作息,平平静静地用一床锦被便遮过了所有庆贺的动静。
※※※※※※※※※※※※※※※※※※※※
今天更新有点少,想早点休息了
领导在家里也要听他这个下属领导的感觉真不错。
宋大人舒舒服服地窝在二堂办公桌后,叫人点了一杯胡桃金桔梅干泡茶, 酸酸甜甜地喝着提神, 把作者们主动递给他的稿子重新审了一遍。
桓凌的不用说了,就上头版头条!
他作为主编,还没点儿以权谋私,捧自己喜欢的作者的权力了?更何况不论文章,就论官阶权职, 也没有人能越过桓凌——除非周王突发奇想, 也要在这报纸上发篇稿子。
后面再排的,按顺序该是同去送行的司马长史, 府县里几位爱写文章的同僚, 另外也可以问问有没有研究生写了文章, 都收上来凑满页数。
白天学生们就在府、县学里上学, 有几个不在官学校的举子、监生, 若也写了文章, 估计也都要放在同学间流传,叫差役去学里转转,敛来文章即可。
只是这种送别的文章都挺短的, 桓凌那篇也不知有没有六百字, 哪怕竖版占地方, 印出来也凑不满一个版面,还得配图。
是配朝中诸位大人被乡老抱住脱靴好,还是桓佥宪带领汉中地方官员遥送京城领导们的车好?
他只稍作犹豫,便选了后一个方案,叫门子传在班的画师过来,画一张半版大小的汉中府官员送行图。有不认得的人不要紧,只要往好看里画就是了——画人时记得给他和桓大人眼皮上画上一条双眼皮褶,有双眼皮更易显出人物的神情。
那画工体贴他的心意,应承道:“府尊大人放心,小的定将两位老大人画得比游天台的阮郎还俊秀。”
嗯,记着我们俩长得都不老就行。
宋大人点了头,放那匠人出去,又命人请了府学教官来,与他们说了要搜集昨日全府官员远送天使回京的文章,印成报纸一事。几位教官昨日也是跟着送过上官的,自然也要写文章,听了宋大人的打算,皆是交口赞成,立刻就要替他去收文章,寻人刻版——
这些做教官的日常无事,难得有个大事可记,写得比宋知府与桓佥宪这样的大忙人更有激情。宋时只说了大略版式,本府教授便拍着胸脯应承道:“学生也略会作画,纵不能作人物,穿插画些山水、怪石、兰草、修竹也不为难。”
总之就是要有字有画,题目写得大大的,还要写上题名。一篇文章就排得规矩整齐的方块儿样式,文字间空白的地方就用画儿填补上不是?
差不多是这样……
不过插画不要太多。一来是图不如文字好刻,画太多会给他们雕版的学生增加工作量;二来么,还得留点儿地方宣扬善政。譬如禁溺女婴,禁止打架斗殴、打骂妻儿,譬如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禁止屯积居奇、严查隐田隐户,高利贷利率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
再兼插几条广告。
汉中学院春季招生将在春节前展开,校内蒙学、职业培训、在职研究生三个方向同时开放招生。蒙学班主招六至十三岁儿童,不收学费,只收书本杂费;职业培训班招收十二岁以上儿童,定向培养,签订就业合同,带薪学习;在职研究生班则要提前测试经义文章和算学水平,考试合格才允许入学。
之前因为他和桓凌要带人建设工业项目、搞试验田,再兼天使到校内实习,两人分身乏术,学校师资力量也不足,一直没正经对外招生。索性就借着第一届毕业生离校的时机,正式面向社会招收新生,把汉中学院面向全府推广出去。
现在打出广告,留给有意向的学子准备入学考试的时间。教学安排上,就以来年元宵长假后作为新学期开学的时间,一学年间再把收稻麦的农忙的时间定为暑假,依着如今农业社会的习俗安排课时。
他一面想着,笔下已自将广告词大概写了出来,看看没什么大错,便往教官们手里推了推:“学院之事本官如今已不大管了,具体安排还要由诸位教官商议。你们便先集稿审稿,抄写出一份来,待我看过,便教诸人石版刻印之法。”
报纸版面总得比平常试卷宽一倍,用油印机不方便印,还是上石版印的好。自然铜版印刷质量更好,但是铜贵,眼下这生产力水平下,也没法回收硫酸铜,索性还是用低一档的石版吧。
===============
石版印出来的报纸质量也还算不错。
两天之后,汉中府第一份非官方报纸,《汉中经济报》便热气腾腾地出炉,摆到了宋知府的案头上。
头版下半版是大幅水墨风格汉中诸臣送天使还京图,上半版最右侧题着宋御史亲撰的报名,再旁边便是大标题印着的《戊申年孟冬与吾弟子期等送钦差还京——桓凌》。
纸质精良、印刷清丽整洁、文章更是深刻峻丽,适足吟咏,这个版面可以了!
宋大人又将后面的版面细看了几遍,校正了一两处错字,又在报纸角落添上序号,便弹了弹纸,说道:“如此就好。今日这份报纸只是咱们读书人之间传闻,不对外发行,倒也不必打太多……”
他咽下险些溜出口的“广告”二字,轻咳一声,威严地说:“错的地方铲平了,以石膏补上重雕重印。这《汉中经济报》如今虽只是汉中经济园与学院间传递的小报,却不只该局限于学院间,而要做个能通汉中一地所有消息的报纸。往后此事便由我与桓大人主持,赖诸位教官用心,就在咱们学校拨个学舍专印此报。”
这份初版的稿件是本府官员自发供起的,可遇不可求。往后还要寻会写文章的才子词人投稿,发些本地新闻大事,做成个可以向地方上下传达一切新鲜可靠消息的报纸。
几位帮着印报纸的教官拱手应道:“府尊大人如此信重,下官等敢不用心?必定尽心做好此事。”
宋时点了点头,倒转笔杆,将笔杆在纸页上轻敲了两下:“你们回去商量一下,在这报边署上编修文章之人的名字,以后各自负责某版选稿、校改,定稿后便在各页空白处添上个别号吧。”
他原先安排工作时,几名教官还有些被上司压榨的无奈,但听说自己亦能署名,心态顿时大变,都仿佛见着了自己在汉中府文坛扬名——
不,不光汉中府!宋大人弄的什么东西不传遍天下?这报纸早晚要流传到别处府州,他们这些屡试不第、官运又不佳,只能做个穷酸教官的老儒生终究也要有个名播士林的一天了!
名利二字最动人心。
他们尚不知能不能加工资,但眼前能看见自己以选文出名的前程,精神风茂便比之前大不相同,个个挺胸拔背,精神奕奕地应了一声“喏”。
不到晚间,汉中经济报便重新定稿,印出百十份来,送到了汉中府所有官员、汉中学院学生手中,而后又通过他们的手各送了几份到他们家长手上。
他们的子弟们出息了,文章能和本府官员的文章一道登上“报纸”了!他们家的耆老也出息了,远送朝廷大员还京这件事竟叫佥都物史和周王殿下的副使都记在心间,还为他们写了文章!
一时间汉中府内不知多少人家摆酒庆贺,欢声自夜达旦,几无休止。唯宋知府家家法森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连桓佥宪的文章登上了报纸头版头条这么好的消息也不曾动摇他们的作息,平平静静地用一床锦被便遮过了所有庆贺的动静。
※※※※※※※※※※※※※※※※※※※※
今天更新有点少,想早点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