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当时朝堂之上,季铭一番言论可谓大义凛然,掷地有声。
亦是因着季铭当时的那一番话,元化帝方才当机立断,下令三司会审徐景。
眼下税改改革如火如荼,季铭又巴望着更进一步登上相位。
在这个时候,季航自然是舍得笔墨去为自己的祖父造势。
因此,季航思量一番,当下便决定在邸报上大肆宣传,避开徐景跟闵地之事的细节,反而着重笔墨去赞扬季铭。
在那次朝会之后,季航私下亦是与祖父言及此事,也自然是晓得。
虽然那次朝会看似乃是因着季铭的奏言,方才令元化帝下令彻查闵地之事。
也由于在朝堂上那一番为国为民的奏言,使得季铭受到不少低阶官员的敬佩。
但季航却也知晓,那一次朝会上的种种,都是在右相孙惟德的掌控之中。
不论是被弹劾的徐景,还是被牵连的左相杜允文,甚至是他的祖父季铭,当时都落入了孙惟德的算计之中。
祖父当时在朝上一力主张严惩,也是形势之下的无奈之举,甚至还因此得罪了左相一党。
要知道先前祖父所图的乃是右相之位,还为此拉拢了吏部尚书邓仕建,此事必然是瞒不住孙惟德的,若是不然,只怕也没有朝会上的那一出了。
眼下祖父因着右相之位已经开罪了孙惟德,又因着立谏严惩徐景而见怪于左相杜允文。
内阁三位宰相,已经有两人已经与他们季家交恶。
唯独剩下一副相陶明哲,如今却又是个式微的。
而且,如今左相因着有一众守旧派的支持,自然是地位稳固。
而右相孙惟德也一改往日行事之风,变得强势了不少,且还时不时地在朝廷内外秀肌肉,特别是经由徐景一事之后,元化帝考量到孙惟德右相一党的势力,说不定也不会轻易去动右相之位。
那么内阁三位宰相之位,便只余下一个副相陶明哲了。
若是祖父季铭想要登上相位,目前只怕奔着副相之位去,才是最明智的了。
毕竟陶明哲自夺嫡之争后,蛰伏了这么久,势力已经大不如前,相较于孙惟德跟杜允文,是较为式微的那一个。
只是副相总归只是从一品,在内阁三相之中还是要矮上一头。
当然,他们季家能够想到这些,副相陶明哲也不是个笨人,自然是也能预料到。
只怕今后与副相一党也少不了有些纷争了。
而那些勋贵世家的守旧派们,原本就是因着新税制的事情不满,对季铭这个新政的主持者自然也是容不下的。
季航在知晓了内里之后,也是感叹不已。
孙惟德不愧是在朝多年的老相辅了,这么一番动作,却是将他们季家推到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过好在这样的处境,对于季家来说也未必全是坏事。
毕竟季家如今势大,随着新政的推行,今后将会更甚,如此大权独揽,指不定会惹得元化帝的怀疑。
现在季家已经在朝中并无旁人可以结盟依仗,只能牢牢地靠在元化帝身旁,如此的季家,只怕才是最令元化帝安心的季家吧?
季航如今掌控着邸报,也可以说是控制着整个华朝朝野内外的舆论。
眼见着季家当前面临困顿,自然是要抓住机会为季家造势。
既然朝中已经被孤立,那么百姓民心就变得更为重要了。
季铭与朝堂之上,为了闵地百姓,不畏左相权势,当朝直言进谏,一力主张彻查闵地之事,严惩徐景。
此事虽然让季铭身处困顿,但也可以为他取得名望。
要知道,有时候一个人的名声和威望,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既然失去了寻求盟友的机会,那么收获华朝内外官员百姓的推崇与尊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征求了季铭的意见之后,季航当机立断,正式下令属下各位翰林分别行文,准备于邸报之上刊载此事。
因而,这几日,邸报署的各位翰林都是分别得到了任务,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借古喻今,诗词、杂文、实论、辞、赋纷纷上阵,纷纷为新政摇旗呐喊,明里暗里赞扬季铭。
细细看了手中的文章,却乃是一篇赋。
文章不仅颇具辞意,更是气势非凡,读起来朗朗上口,赞颂之情溢满了整篇文章,可谓是文采飞扬。
不得不说,这翰林院真不愧是汇聚了天下读书人之中的饱学之士,作出的文章实在是篇篇精品。
只是这也赞扬得太过了。
即便是季航这个自认为面皮颇厚的人看了,也是觉得脸上有些发烫。
文中所赞扬的,真的是他的祖父季铭么?
稍微在文章上删改了几笔,季航便也不再多看,直接放在一边。
拿起手边的茶碗,正预吃茶,却见他的院侍进来回话。
“大人,户部顾大人派人送了帖子来。”
第169章 第169章:君子之间
自打都察院弹劾了徐景,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便抽调了官员,于前些日子正式进驻户部开始彻查此案。
徐景乃是闵省人, 都察院所弹劾的亦乃是闽江数省之事,故而户部此次牵扯入调查范围的省份一共有五个, 皆乃是闽江流域的省份,其中闵省是重中之重。
顾云浩他们闵省清吏司这段时间越发忙碌了。
不仅要处理原本闵省田地丈量的烂摊子, 还要全力配合三司的调查。
不得不说,元化帝下令严查徐景闵地之事, 这确实是起到了预料之中的效果。
顾云浩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徐景被弹劾之后, 他们户部的氛围更是变了不少。
以前即便有季铭的高压,在钱卓然跟唐守忠的逼迫之下,户部的官员们按着既定的进度推行新税制,各省清吏司也按部就班的督查各地的田地清理丈量之事。
但这些官员们也都并非是愚钝之辈,稍一思量, 便知晓此次的新税制改革, 是损及了不少权贵的利益。
因而,在整个税制推行的过程中,不仅地方上的官员存有顾忌, 就连他们户部的官员,也有不少人心有担忧,害怕因着此事开罪朝中权贵。
不过现在好了。
前有湘省王守明一案, 后又有徐景被都察院弹劾, 也算是为户部的官员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王守明那可是前任户部尚书王守和的堂弟, 徐景更是当朝礼部左侍郎,还是左相杜允文的女婿,如此背景的两个人都被处置了,由此可见元化帝新政推行新税制的决心。
如今户部上上下下的官员,在对待新税制的态度上,明显较之前要积极了许多。
就连先前对闵省田地丈量清理之事避之不及的郎中陆安宁,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将棘手之事推给顾云浩便作罢,也一改先前的做派,开始参与到闵省的田地清理之中。
当下这个局面,对于一心期盼新政得以顺利推行的顾云浩而言,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因着要配合三司调查徐景在闵省所为之事,这些日子,他们闵省清吏司较先前要忙了许多,但司里的官员却都没有一句抱怨之言,反而都是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毕竟没了徐景这样的权贵压在前面,他们要重新清理丈量闵省的田地,便轻松多了。
这日,散职时间已过,但司里的一众官员侍从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继续埋首忙碌着手头的事情。
顾云浩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动手整理了手头的资料册簿。
看着同一间公务室的杨光和李辉两位主事仍在忙碌,也不多言其他,直接道:“两位主事近日辛苦了,在下与人有约,先行一步。”
户部的主事,乃是正六品的官阶。
而顾云浩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虽然在这偌大的户部不算什么,但在他们闵省清吏司,顾云浩之上仅有一个正五品的郎中陆安宁。在这司里面,他这个员外郎,其实便等同于‘二把手’了。
所谓官大半级压死人,更何况这个大了他们半级的人,还是右相孙惟德看重之人。
自从徐景之事后,孙惟德近来在朝堂之上一改往日作风,突然变得强势起来,甚至可以说不仅完全压过了左相杜允文,就连如今势头正劲的季铭也不有所不及。
朝中众人本就不敢小瞧孙惟德,如此一来,更是不敢招惹这位右相。
但好在顾云浩虽然为右相所看重,但却一如既往的谦逊有礼,待人接物也颇为洒脱和气,并无什么仗势之举,让人也不由心生好感。
而且,在公事上,顾云浩也是极有才能,遇着难事也敢担当、不推诿。
对于这样的上司,杨光跟李辉都是颇为信服的。
故此,见着顾云浩与他二人这般说话,李辉两人皆是笑道:“多谢大人关心,下官等忙完了手头的事便回去,大人请自便。”
对于李辉跟杨光两人的善意,顾云浩自然感觉得到。
只不过在官场上,作为上峰,既要懂得拉拢人心,也要晓得保持距离,遂也不再多言,只含笑点了点头,便出了公务室离开。
“东翁。”
刚一出门,却见赵启迎面走来。
赵启入部这段时间,尽是将全幅心思都放在新税制一事之上,现在不仅已经熟悉了户部的环境和公务,更已是顾云浩的得力助手。
只见他拿着一本田册,走至跟前,说道:“这乃是咱们司里新估算出来的闵省七州九府的田地亩数,以及估算下来的税入情况。”
顾云浩接过那本册子,略微翻了翻首页,却又递了回去,说道:“总算是估量出来了,你且拿着放到我书案之上,今儿我有约,只待明日一早看过后,若无差错,便可呈交上去了。”
闻言,赵启不由愣了。
以他对顾云浩的了解,这位年轻的东翁是个绝对的新政派,可以说是新政一事便占据了他的大半心思。
若放在之前,顾云浩要是知晓了闵省那边的估算册子得出来了,肯定是第一时间翻看查阅的。
如今却是要留着明日再看,决定先去赴约?
这个能让东翁放下闵省田地之事去赴约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知到底是何人,能让大人如此在意?”
这些日子以来,赵启跟顾云浩的关系近了不少,也并无那么多的顾忌,遂直接笑着问道。
“朋友。”
顾云浩轻声一笑,说道。
**
时辰已经不早了,但因着日头长,朱雀街的大街上仍是人群往来不息。
明月楼是朱雀街上出了名的茶楼。
因着装修的雅致,颇受一些文人的青睐。
亦是因着季铭当时的那一番话,元化帝方才当机立断,下令三司会审徐景。
眼下税改改革如火如荼,季铭又巴望着更进一步登上相位。
在这个时候,季航自然是舍得笔墨去为自己的祖父造势。
因此,季航思量一番,当下便决定在邸报上大肆宣传,避开徐景跟闵地之事的细节,反而着重笔墨去赞扬季铭。
在那次朝会之后,季航私下亦是与祖父言及此事,也自然是晓得。
虽然那次朝会看似乃是因着季铭的奏言,方才令元化帝下令彻查闵地之事。
也由于在朝堂上那一番为国为民的奏言,使得季铭受到不少低阶官员的敬佩。
但季航却也知晓,那一次朝会上的种种,都是在右相孙惟德的掌控之中。
不论是被弹劾的徐景,还是被牵连的左相杜允文,甚至是他的祖父季铭,当时都落入了孙惟德的算计之中。
祖父当时在朝上一力主张严惩,也是形势之下的无奈之举,甚至还因此得罪了左相一党。
要知道先前祖父所图的乃是右相之位,还为此拉拢了吏部尚书邓仕建,此事必然是瞒不住孙惟德的,若是不然,只怕也没有朝会上的那一出了。
眼下祖父因着右相之位已经开罪了孙惟德,又因着立谏严惩徐景而见怪于左相杜允文。
内阁三位宰相,已经有两人已经与他们季家交恶。
唯独剩下一副相陶明哲,如今却又是个式微的。
而且,如今左相因着有一众守旧派的支持,自然是地位稳固。
而右相孙惟德也一改往日行事之风,变得强势了不少,且还时不时地在朝廷内外秀肌肉,特别是经由徐景一事之后,元化帝考量到孙惟德右相一党的势力,说不定也不会轻易去动右相之位。
那么内阁三位宰相之位,便只余下一个副相陶明哲了。
若是祖父季铭想要登上相位,目前只怕奔着副相之位去,才是最明智的了。
毕竟陶明哲自夺嫡之争后,蛰伏了这么久,势力已经大不如前,相较于孙惟德跟杜允文,是较为式微的那一个。
只是副相总归只是从一品,在内阁三相之中还是要矮上一头。
当然,他们季家能够想到这些,副相陶明哲也不是个笨人,自然是也能预料到。
只怕今后与副相一党也少不了有些纷争了。
而那些勋贵世家的守旧派们,原本就是因着新税制的事情不满,对季铭这个新政的主持者自然也是容不下的。
季航在知晓了内里之后,也是感叹不已。
孙惟德不愧是在朝多年的老相辅了,这么一番动作,却是将他们季家推到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过好在这样的处境,对于季家来说也未必全是坏事。
毕竟季家如今势大,随着新政的推行,今后将会更甚,如此大权独揽,指不定会惹得元化帝的怀疑。
现在季家已经在朝中并无旁人可以结盟依仗,只能牢牢地靠在元化帝身旁,如此的季家,只怕才是最令元化帝安心的季家吧?
季航如今掌控着邸报,也可以说是控制着整个华朝朝野内外的舆论。
眼见着季家当前面临困顿,自然是要抓住机会为季家造势。
既然朝中已经被孤立,那么百姓民心就变得更为重要了。
季铭与朝堂之上,为了闵地百姓,不畏左相权势,当朝直言进谏,一力主张彻查闵地之事,严惩徐景。
此事虽然让季铭身处困顿,但也可以为他取得名望。
要知道,有时候一个人的名声和威望,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既然失去了寻求盟友的机会,那么收获华朝内外官员百姓的推崇与尊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征求了季铭的意见之后,季航当机立断,正式下令属下各位翰林分别行文,准备于邸报之上刊载此事。
因而,这几日,邸报署的各位翰林都是分别得到了任务,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借古喻今,诗词、杂文、实论、辞、赋纷纷上阵,纷纷为新政摇旗呐喊,明里暗里赞扬季铭。
细细看了手中的文章,却乃是一篇赋。
文章不仅颇具辞意,更是气势非凡,读起来朗朗上口,赞颂之情溢满了整篇文章,可谓是文采飞扬。
不得不说,这翰林院真不愧是汇聚了天下读书人之中的饱学之士,作出的文章实在是篇篇精品。
只是这也赞扬得太过了。
即便是季航这个自认为面皮颇厚的人看了,也是觉得脸上有些发烫。
文中所赞扬的,真的是他的祖父季铭么?
稍微在文章上删改了几笔,季航便也不再多看,直接放在一边。
拿起手边的茶碗,正预吃茶,却见他的院侍进来回话。
“大人,户部顾大人派人送了帖子来。”
第169章 第169章:君子之间
自打都察院弹劾了徐景,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便抽调了官员,于前些日子正式进驻户部开始彻查此案。
徐景乃是闵省人, 都察院所弹劾的亦乃是闽江数省之事,故而户部此次牵扯入调查范围的省份一共有五个, 皆乃是闽江流域的省份,其中闵省是重中之重。
顾云浩他们闵省清吏司这段时间越发忙碌了。
不仅要处理原本闵省田地丈量的烂摊子, 还要全力配合三司的调查。
不得不说,元化帝下令严查徐景闵地之事, 这确实是起到了预料之中的效果。
顾云浩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徐景被弹劾之后, 他们户部的氛围更是变了不少。
以前即便有季铭的高压,在钱卓然跟唐守忠的逼迫之下,户部的官员们按着既定的进度推行新税制,各省清吏司也按部就班的督查各地的田地清理丈量之事。
但这些官员们也都并非是愚钝之辈,稍一思量, 便知晓此次的新税制改革, 是损及了不少权贵的利益。
因而,在整个税制推行的过程中,不仅地方上的官员存有顾忌, 就连他们户部的官员,也有不少人心有担忧,害怕因着此事开罪朝中权贵。
不过现在好了。
前有湘省王守明一案, 后又有徐景被都察院弹劾, 也算是为户部的官员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王守明那可是前任户部尚书王守和的堂弟, 徐景更是当朝礼部左侍郎,还是左相杜允文的女婿,如此背景的两个人都被处置了,由此可见元化帝新政推行新税制的决心。
如今户部上上下下的官员,在对待新税制的态度上,明显较之前要积极了许多。
就连先前对闵省田地丈量清理之事避之不及的郎中陆安宁,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将棘手之事推给顾云浩便作罢,也一改先前的做派,开始参与到闵省的田地清理之中。
当下这个局面,对于一心期盼新政得以顺利推行的顾云浩而言,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因着要配合三司调查徐景在闵省所为之事,这些日子,他们闵省清吏司较先前要忙了许多,但司里的官员却都没有一句抱怨之言,反而都是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毕竟没了徐景这样的权贵压在前面,他们要重新清理丈量闵省的田地,便轻松多了。
这日,散职时间已过,但司里的一众官员侍从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继续埋首忙碌着手头的事情。
顾云浩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动手整理了手头的资料册簿。
看着同一间公务室的杨光和李辉两位主事仍在忙碌,也不多言其他,直接道:“两位主事近日辛苦了,在下与人有约,先行一步。”
户部的主事,乃是正六品的官阶。
而顾云浩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虽然在这偌大的户部不算什么,但在他们闵省清吏司,顾云浩之上仅有一个正五品的郎中陆安宁。在这司里面,他这个员外郎,其实便等同于‘二把手’了。
所谓官大半级压死人,更何况这个大了他们半级的人,还是右相孙惟德看重之人。
自从徐景之事后,孙惟德近来在朝堂之上一改往日作风,突然变得强势起来,甚至可以说不仅完全压过了左相杜允文,就连如今势头正劲的季铭也不有所不及。
朝中众人本就不敢小瞧孙惟德,如此一来,更是不敢招惹这位右相。
但好在顾云浩虽然为右相所看重,但却一如既往的谦逊有礼,待人接物也颇为洒脱和气,并无什么仗势之举,让人也不由心生好感。
而且,在公事上,顾云浩也是极有才能,遇着难事也敢担当、不推诿。
对于这样的上司,杨光跟李辉都是颇为信服的。
故此,见着顾云浩与他二人这般说话,李辉两人皆是笑道:“多谢大人关心,下官等忙完了手头的事便回去,大人请自便。”
对于李辉跟杨光两人的善意,顾云浩自然感觉得到。
只不过在官场上,作为上峰,既要懂得拉拢人心,也要晓得保持距离,遂也不再多言,只含笑点了点头,便出了公务室离开。
“东翁。”
刚一出门,却见赵启迎面走来。
赵启入部这段时间,尽是将全幅心思都放在新税制一事之上,现在不仅已经熟悉了户部的环境和公务,更已是顾云浩的得力助手。
只见他拿着一本田册,走至跟前,说道:“这乃是咱们司里新估算出来的闵省七州九府的田地亩数,以及估算下来的税入情况。”
顾云浩接过那本册子,略微翻了翻首页,却又递了回去,说道:“总算是估量出来了,你且拿着放到我书案之上,今儿我有约,只待明日一早看过后,若无差错,便可呈交上去了。”
闻言,赵启不由愣了。
以他对顾云浩的了解,这位年轻的东翁是个绝对的新政派,可以说是新政一事便占据了他的大半心思。
若放在之前,顾云浩要是知晓了闵省那边的估算册子得出来了,肯定是第一时间翻看查阅的。
如今却是要留着明日再看,决定先去赴约?
这个能让东翁放下闵省田地之事去赴约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知到底是何人,能让大人如此在意?”
这些日子以来,赵启跟顾云浩的关系近了不少,也并无那么多的顾忌,遂直接笑着问道。
“朋友。”
顾云浩轻声一笑,说道。
**
时辰已经不早了,但因着日头长,朱雀街的大街上仍是人群往来不息。
明月楼是朱雀街上出了名的茶楼。
因着装修的雅致,颇受一些文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