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孙氏脾气不好,这样的事情必然是要打要骂。只是那句外地人带到扬州的俗语是说对了,‘好吃到打耳光都不肯放过’,这本是用来赞东西好吃的,放在赵蕙蕙身上就是真实的举止了。平常怕孙氏怕到不行,遇到吃的却从来没有放过。
几次之后孙氏就有些防着大女儿了,要是有好菜,她总是自己下厨做饭,让赵蕙蕙在一旁烧火。
“娘,我与你烧火!”赵莺莺跨进门槛就道。
王氏回头望见莺莺,笑着道:“你不用管,这事儿简单,烧火也不用,不然我早叫你姐姐过来了。”
王氏有一手烧猪头的绝活儿,做这个确实如她所说,用不着旁的人帮忙——赵莺莺站定在一旁看,她上辈子十二岁以前在宛平县刘家当然是常常进厨房帮忙的,但并没有学到什么手艺,做的都是粗活儿。进了皇宫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她对庖厨上的事情十分生疏。
王氏熟门熟路走到大厨灶里,舀了一锅水,把那只大猪头剃刷地干干净净,然后把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这倒是看出来并不用赵莺莺帮着的烧火了。
然后调酱,用一大碗油料酱油,加上茴香大料,拌的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这是烧猪头中最要紧的一点,锡古子扣的有功夫,足够严密,猪头才能糜烂。
锡古子扣定之后也就不用管那锅里了,王氏只看着那根长柴禾,不让他火烧的太旺,这里讲究的是小火来烧。不消一个时辰,等到起锅,赵莺莺就看到把那猪头已经烧的皮肉脱落满是肉香。
王氏手脚快,三五刀把猪头肉从猪头上剃了下来,用家里最大的鱼盘子盛了起来,码放的整整齐齐。连之前调好的姜蒜碟儿,一起放到了一边。与莺莺道:“莺姐儿,你去堂屋里把你爹的酒打开,用茉莉花酒掺着米酒对半兑开,再叫你爹爹和你哥哥吃饭。”
赵莺莺看了一手烧猪头的手艺,心满意足。应了一声,就跑跳着出了厨房。这时候还有些猪头肉并没有剃完,一部分王氏接着剃下来做明日吃,另一部分则是分别装了两个小盘子。
“大嫂、二嫂,我做的猪头肉,你们也尝尝味儿罢!”说着笑吟吟地端着自家吃的出了厨房。
王氏虽然为人并不软弱,但的确是个讲究人,她会在别人惹她的时候毫不留情地还回去,可是凡是她做的事,都是没的说的。猪头肉也算是一碗好菜,同一个厨房里做饭,她总是不忘给两位大伯子留。
王氏的猪头肉也确实做得好,不要说宋氏了,就是孙氏也没得说的。更何况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孙氏快手快脚地就把那一盘子猪头肉放在了自己眼皮子底下——这也是怕赵蕙蕙偷吃。
“嘿!爹,你来看,娘今日做的猪头肉!”赵蒙才十一岁,虽然懂事,却到底是一个半大孩子,伸手就要去捞肉吃。
不过饭桌上有赵蓉蓉看着,哪里容得他脏着手就上,立刻拿筷子打手,拿出了长姐的威严:“小猴儿,你这爪子是什么样,就这样上手,别人还吃不吃?快去洗手!”
赵蒙虽然笑嘻嘻的,但还是很听话的舀水洗手。
赵吉这时候坐在饭桌上首的位置,有大女儿盛饭,有王氏给他安筷,赵莺莺还端了酒壶给他倒酒。一口猪头肉下去,香喷喷好吃的不得了。心里满足的不得了,就觉得自己日子过得这样真是不能更好了。
这时候家里其他人也纷纷动筷子,要说王氏确实是好手艺。赵莺莺不知道自己上辈子七岁之前有没有吃过这猪头肉了,就是有她也不记得。不过这一次吃是真觉得好吃,就是这夏日里也让她觉得胃口大开。
一家人正是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安心享用晚饭,不过总有人让人不得安生——坐在上首的赵吉最先见到自己大侄女儿赵蕙蕙站在门外,怯生生的,也不知道有什么事儿。
第20章
“爹娘吃了婶娘做的猪头肉,让我来谢谢一声,都赞婶娘做的好哩!”赵蕙蕙面上红通通的,似乎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她才开口说话,赵莺莺心里就一千个一万个不信。她虽然才重新回到这个一个月,却已经很清楚这个小院子里的各色人了——这比起一个宫苑就有几百人的皇宫可差得远了,何况皇宫里还都是人精。
赵莺莺在皇宫那等地方走过一遭,就算她不是一个使心机的,察言观色的本事却已经练出来了。
孙氏和二伯赵福是什么人?孙氏就不用说了,平日大小声最多的就是她,没事儿也得惹出事儿来。本性如何先不说了,至少嘴里是没有一句好话的。至于二伯赵福,说的好听是得过且过,说的不好听就是自私自利。
自己这二伯说他是罪大恶极的坏人,那不至于。不过赵莺莺冷眼看着,发现自己二伯一家,看着是二伯母孙氏最扎眼,什么事儿都要跳出来,极其惹人厌烦。而二伯赵福却像个影子,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不做,只闷头有舒服日子过就万事不管了。
但仔细追究,二伯母如何能有底气这样,还不是二伯默许的。他不在意妻子在家里的名声,也不在意女儿们是不是被苛待了,他只要自己因为这些得了便宜与实惠,躲在后头做两耳听不见又如何?
除此之外,自己这二伯也是兄弟三人里面最拈轻怕重的一个。有什么好事儿他一准最积极,有什么劳累的他就玩伴推辞——当初赵莺莺走失了,大伯家会一家子男丁帮着找人,二伯家却是有各种缘故,脚步都不迈一下。
总之自家这二伯的为人吧,也十分刻薄寡恩,收下人家的好处了也得不到什么谢。特别是从哥哥弟弟家得到的好处——在他心里这都是兄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会儿赵蕙蕙来说孙氏和二伯赵福赞王氏的手艺,还来谢谢,赵莺莺自然不信。不只她不信,整个赵吉一家,除了赵芹芹不想事,谁都是不信的。
果然,支支吾吾几句之后,赵蕙蕙满脸通红地撮着衣角道:“婶娘做的好吃,爹爹用来下酒吃了大半还不够。还有小弟这几日因为天热吃不下饭,娘一直着急来着,没成想有婶娘的菜,比以前还多吃了半碗饭。娘说,娘说,也是没有办法了,劳烦婶娘分两盘子出来,顶一个明日,等过两日再还您。”
这话听的王氏想笑,她只是和颜悦色对赵蕙蕙道:“你这孩子不知道事,你回去对你娘说,对门住了十几年了,谁不知道谁呢,我能信她日后有还的?就是想占便宜罢了。这不是一两盘子猪头肉的事儿,是我王家的女儿不惯她这孙家女儿的脾气!”
赵莺莺知道自己这二伯家总共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而且是连生了四个女儿后才有了一个儿子。所以上头的女孩子都当成了草,只有最小的堂弟,两岁的赵蕴是个宝,各种宠爱。
或许事情有一半是真的,真是自己这堂弟赵蕴想吃。不过其他的事情就是玩笑了,王氏和孙氏妯娌这么多年,正如她自己说的,那还两盘子猪头肉的事情明摆着就是白说的,日后可别指望——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儿做的多了,反正没得借条,难道还真能因为两盘子猪头肉闹一场?
王氏为人大气,也是真不在乎这两盘子猪头肉,就是知道这种事有了一次就会有下一次。对孙氏,自从认清了她以后,她是从来没有手软过,才不惯着她呢!
什么是市井妇人,这就是市井妇人,个个都是厉害的——不过赵莺莺反而喜欢这种恩怨分明,心里为自己娘亲拍手叫好。
赵蕙蕙急得快哭了,可是王氏并不为所动,倒是赵吉和方婆子两个人心里不落忍。
然而最终这两人也没有说什么,总不能为了赵蕙蕙的为难驳了王氏的面子吧!何况赵蕙蕙身后是孙氏,涨了她的威风有什么后果,这两人心里也是有数的。
晚间赵蓉蓉和赵莺莺一起收拾家什的时候,就听到对面有赵蕙蕙嘤嘤的哭声,还有孙氏打骂声。
赵蓉蓉小声与赵莺莺道:“二伯母又在打大堂姐了,一定是因为刚才的事儿没办成——其实娘也不想的,以前就是因为知道二伯母会打骂大堂姐,为了大堂姐便在这些事上抬了手。可是人心都是贪的,后来一次比一次胃口大,娘就看清楚了,狠下心再没管过。”
赵莺莺知道,赵家小院不是朱门绮户,自家一个小家当然能安享安定,可是其中也是有种种无奈苦处的。
这几年自家日子是好一些了,但也没有好到能有余力顾及二伯家的地步。二伯家多拿自家一分,自家就少一分,王氏自然要为自己的小家着想。
“唉,大堂姐也是命苦。”赵蓉蓉这样叹息,她也是有感而发。
同样都是家里的长女,她和大堂姐的日子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她常常是有些替赵蕙蕙可惜的。
也不只是赵蕙蕙,孙氏可是有四个女儿的,除了赵蕙蕙之外另外三个小一些的也是过的一样日子。
赵莺莺也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这善良的大姐——说真的,大概是她对二伯二伯母感情不好,几个二伯家的堂姐妹也没有亲密的,自己并不怎么关心她们几个。她是多活了一辈子的人,心很小的,只有家里几个而已。
赵莺莺想了想,只能安慰:“大堂姐也快熬出头了,她不是十四了。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她总要出门子的,到时候也就不必这样在二伯母手下讨生活了。”
赵蓉蓉叹了一口气,想想也确实这样,只能跟着放下不再多想。等到第二日和赵莺莺在窗子底下做针线的时候,已经不再想这些事了——也没空想这些事,赵莺莺可是在教她做花儿呢。
做真正的绢花可不是简单的事,有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组枝等工序。这在京城里也是一门有传承的手艺,一般人根本学不到详细。赵莺莺当年能学一整套,那也是沾了宫廷的光——这可是太后吩咐的,让她长春宫的几个宫女学会了好给她做花儿,那些征召来的师傅敢不用心?自然是一个个手把手教会了的。
而真正做成了的花,也绝不像是一些家常的妇人手做的绢花——那就是凑了个差不多颜色的布料,攒成了一个花的大概样子而已。而是朵朵绢花,好像春日里的花园,各个样子真的不得了,仿佛能使人闻到阵阵花香。
赵莺莺一开始还有些生疏,到后来很快熟悉起来,做成的花也很成样子了。她自己对比以前在宫里做的,那自然是大有不如了。
要知道那时候在皇宫,有的是最好的原料让自己取用。再加上自己现在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手,还没有那时候来的灵巧。种种条件都不如,因此也就有了差距。
不过即使是这样,做出来的绢花也足够让一直在一旁看着的赵蓉蓉来的惊叹了——她是眼看着莺莺一步步做出来的,一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到后来绢花渐渐成型了她才知道有多好!
之前自己从周嫂那里买下的那一支绢花,喜欢的不得了,然而比起莺莺做的,那就是天壤之别。
不过这都是几日之后的事情了,毕竟做绢花的工序繁杂,赵莺莺是一批一批做的,这样更有效率。从选料开始,到最后成花,没有几日,确实不能得。
而王氏,看莺莺一连摆弄好几日,开始还不放在心上,等到花儿出来后也是啧啧称奇:“我小时候学女红东西,并不比那些差不多年纪的小姐妹差。不过你外婆只嫌弃我手艺粗笨,教了缝缝补补等最粗糙的活计与我,她那些细致活儿就不教了。那时候我还不服气来着,现在看莺姐儿就知道了,真正手巧的该是什么样子。”
赵莺莺听的脸红,她固然算是一个天生手巧的,但能做到现在这样,那更多是因为比人多活了一辈子。不过王氏不知道,真以为莺莺是天赋异禀,只看人家在门口做手工,就学会了做花儿,而且还做的这样妙。
她接着赞道:“你之前做的好鞋子,缝补的好针线。紧密平整,现在就比我强了!有些事情果然是自有定论的,不能用年岁来看。好孩子,你等着吧,过些日子我让你外婆看看你的针指,以后你和你外婆学,定然大有出息。”
赵莺莺听的心念一动,她的针线很好,懂得许多别人不懂的绣艺。只是这些东西可不能凭空出现,要是师从外婆这样的行家,别人说起来也就有了来源,这自然是很好的。
不过这会儿不用着急,这种事只要王氏心里存了下来,就是早晚的了。现在还是看顾好眼前,赵莺莺便指着已经做好的第一批绢花道:“这一批已经做好了,娘帮帮我和大姐姐,帮咱们卖出去吧!”
第21章
“......八九岁,渐长成,哥哥弟弟要相亲,茶饭酒肴均着吃,莫嫌多少便相争。到十岁,莫闲行,做鞋缝补要关心,早晚随着母亲坐,不宜无事 出房门。十一岁,是大人,烧茶煮饭要殷勤,剩下功夫还刺绣,花花叶叶要鲜明......”
赵家小院住着赵家三兄弟,底下再有孩子,加起来有二十几口人,这就十分拥挤了。虽然各家有各家的事儿,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又是极亲的关系,三家女孩子也有时候坐在一起做针线。
这里面没有姐妹针线的那种闲趣,但也没有因为家里不和睦而来的剑拔弩张——大人的事是大人的事,对小孩子有影响,但却不至于到连表面的平和都维持不下去。
大多数是天时好的时候,譬如冬日的暖阳,夏日的清晨,总之就是外头比家里舒服的时候,女孩子们把针线笸箩搬到院子里,再摆上桌椅,围坐在一起做针线。当中坐在上首的往往是方婆子这个祖母,她也会指导一下孙女们的针线功课。
不过这种指导只能对针线上刚刚发蒙的孙女,因为方婆子自己的针线也十分普通,只能说是够用而已。
这世上的女红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实用的,一种是不实用的。前者确实是天底下女人家都会的,譬如浆洗,譬如缝补,譬如做简单衣裳。后者却不一定了,那往往是极其精巧的手艺,一般人家用不着,也没地方学会。
方婆子原本是个村女,嫁的也是个村汉,谁知二十四五上下就死了老公守寡。后来讨生计不过,跟着自己干娘学了接生的手艺,然后就四里八乡地做起接生婆来。这又过了两年,最后才嫁给赵家三兄弟的爹——据说她在扬州下头乡里还有儿女,不过从她改嫁起,再心里惦念也没有提起过。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身世,她没有个女红好手艺,哪怕是在普通妇人中间也算是手艺较差的那种。孙女中年纪比较大的赵蕙蕙和赵蓉蓉做的鞋脚针指倒是比她还强了呢!
今日黄昏时分倒是聚集了几个女孩子,有赵莺莺大伯家的赵萱萱、赵苓苓,二伯家的赵蕙蕙、赵芳芳、赵芬芬,以及赵蓉蓉、赵莺莺。应该说她们这一辈的堂姊妹,只有赵莺莺的亲妹妹赵芹芹,以及二伯家的堂妹赵莲莲、赵芊芊没有凑上来。而她们三个年纪小,还没有学针线,不来也是自然的。
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做针线,一边飞针走线,一边背诵《女儿经》。
赵莺莺知道,男子读书可以去学堂,而女子要么就是家里有钱,可以请坐馆的老师来家里教,要么就是家里长辈口传心授。再不然,就只能没处学,做个睁眼瞎。
赵莺莺不知道在别处是怎么样,但是在赵家男女老少都是识字的,据说这是她已经过世的爷爷定下来的规矩。男孩儿简单,送到巷子口的蒙学馆,每年花一二两银子读书,不求他们靠读书上进,至少学完三百千,能够识字也就是了。
女孩子一则靠娘,要是亲娘识字那就简单,跟着呗。二则靠兄弟,娘亲不识字的就看兄弟了,兄弟从学馆回来,教授给家中姊妹就是了。横竖他们也不考状元,也不如何难。
不过女孩子学《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学完了也就学完了,只当是认字,真正有些功课样子的其实是《女论语》《女四书》《女儿经》《女诫》这些。上面讲的东西都是教导女儿的,对她们来说实用——就算不那么实用,会背这些拿出去也是一个资本了,就像女孩子做的好针线一样,对‘前程’都是有助力的。
赵莺莺原本并不识字——她倒是为太后绣过佛经,然而那只不过是照着来而已,她本身依旧不识字,因为皇宫是不许宫女识字的。也不知道是为了防备什么,或者就是宫女地位低贱?
至于七岁的赵莺莺,才开始学而已。因为中间年代久远,她都不记得学了些什么。好在学的不多,她年纪又小,倒是蒙混地过去。
不过她又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现在再跟着学这些,自然是容易得多。只不过是一两个月的功夫,她就已经粗粗识得的两百多字,这还是每日识字的时候不多呢!
就连这《女儿经》,她不能认得全篇文字,却因为朗朗上口,她跟着姐姐们混,也能背诵下来了。
赵蓉蓉在那里做荷包,赵莺莺无事忙,便拿了丝绳给打络子,到时候赵蓉蓉的荷包应该用得上。
和刺绣一样,打络子打结子都是女红的手艺。这里面东西门道多,既有做装饰的,有仪仗、旌旗、衣摆等,也有扇坠、荷包、汗巾等。也有本身是物件的,譬如赵莺莺自己就能拿了丝绳丝线编结荷包、扇套、袖套等小玩意,既精巧又实用。
不过一个普通的荷包用不着太出格的络子,话说太出格的络子这时候赵莺莺也编不出来。一个是她现在手没有长大后的纤长灵活,需要锻炼锻炼,另一个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丝绳也打不出那些顶好的络子。
赵莺莺瞧了瞧赵蓉蓉那荷包的颜色,是个鹅黄的,于是挑了葱绿色的丝绳。也不要像别人打络子打结子一样需要如何钉紧如何固定——对于赵莺莺来说,只要不是极繁复的那种,用不着那样琐碎。
她全凭着手指头使巧劲儿,勾挑、穿插、拢合,不一会儿,两枚攒心梅花的带穗络子便成了。
方婆子自然看到了这个,拿去翻来覆去地看:“莺姐儿好俊的手艺,才多大就打的这样好络子,难怪你娘说要送你去你外婆家学针线。也就是你了,旁的人去,只怕你外婆嫌粗笨还不肯收呢!”
赵莺莺外婆一手好女红在赵家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要说赵莺莺姐妹了,就是几个堂姐妹也是知道的。来源各有各的,但她们同样知道,王家外婆教授手艺意味着什么!
只要学到这位王家外婆的手艺,将来无论是家计还是嫁人都不用愁了!
是的,嫁人。说来也是如今的世风如此,男女结亲,女方要讲男家的家财,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总不好嫁人了没个着落。男方也讲究女家的家财,若是能带来好嫁妆的自然最好。
不过有一种,虽没有明摆着的嫁妆,却也极受男家青睐——她们往往手上有一门能生财的手艺。这样的话,比一般二般的嫁妆还要强呢!
给女儿备嫁妆,为儿子置家业娶媳妇,全都靠她一个女人家。王家外婆的手艺,当初可是让她一个人十分宽裕地养活了一儿一女!要是能有她这样的手艺,将来媒人的脚能踏破门槛!
原来王家外婆连赵蓉蓉这个外孙都没有教授,让她们想学的心思完全歇了下来。至于说是赵蓉蓉天资不够,这样的话她们只当是借口。不想家里的手艺传给外姓,即使是自己的外孙,这种事又不是没有。
然而现在方婆子说的这句话立刻让所有孙女怔住了,赵蕙蕙愣了愣道:“奶,王家外婆不是不把手艺传外人么?怎么,怎么莺姐儿就能够?”
方婆子并不知道孙女们在想什么,十分高兴道:“哪里是外人,难道莺姐儿是外人?之前没教蓉姐儿,那是因为蓉姐儿差着一些天资。与其下苦功学那些,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还不如就像蓉姐儿她娘一样精于纺绸,这也是一个好出路呢!”
说着又笑着抚了抚赵莺莺的背,道:“莺姐儿不同,她是能学的。前几日你们婶娘就拿了莺姐儿的针线与你们王家外婆看,王家外婆一看就说好,让莺姐儿大一些了常常去到她那儿,跟她学针线呢!”
听了这样一段不停歇的话,赵蕙蕙嗫嚅了几下,她说不清自己心里的滋味儿。要说有什么好说的呢,那是人家的亲外婆,教授外孙女一些手艺不是理所应当?
然而心里的难受却不会少——相比起来三叔家的堂妹们个个比她来的幸福。三叔三婶最和蔼,对待家里女儿并不比儿子差,而自己这边只有伺候爹娘,伺候弟弟。娘一直再说让她将来记得家里的养育,就算嫁人了也要记得帮衬弟弟?
几次之后孙氏就有些防着大女儿了,要是有好菜,她总是自己下厨做饭,让赵蕙蕙在一旁烧火。
“娘,我与你烧火!”赵莺莺跨进门槛就道。
王氏回头望见莺莺,笑着道:“你不用管,这事儿简单,烧火也不用,不然我早叫你姐姐过来了。”
王氏有一手烧猪头的绝活儿,做这个确实如她所说,用不着旁的人帮忙——赵莺莺站定在一旁看,她上辈子十二岁以前在宛平县刘家当然是常常进厨房帮忙的,但并没有学到什么手艺,做的都是粗活儿。进了皇宫就更不用提了,所以她对庖厨上的事情十分生疏。
王氏熟门熟路走到大厨灶里,舀了一锅水,把那只大猪头剃刷地干干净净,然后把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这倒是看出来并不用赵莺莺帮着的烧火了。
然后调酱,用一大碗油料酱油,加上茴香大料,拌的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这是烧猪头中最要紧的一点,锡古子扣的有功夫,足够严密,猪头才能糜烂。
锡古子扣定之后也就不用管那锅里了,王氏只看着那根长柴禾,不让他火烧的太旺,这里讲究的是小火来烧。不消一个时辰,等到起锅,赵莺莺就看到把那猪头已经烧的皮肉脱落满是肉香。
王氏手脚快,三五刀把猪头肉从猪头上剃了下来,用家里最大的鱼盘子盛了起来,码放的整整齐齐。连之前调好的姜蒜碟儿,一起放到了一边。与莺莺道:“莺姐儿,你去堂屋里把你爹的酒打开,用茉莉花酒掺着米酒对半兑开,再叫你爹爹和你哥哥吃饭。”
赵莺莺看了一手烧猪头的手艺,心满意足。应了一声,就跑跳着出了厨房。这时候还有些猪头肉并没有剃完,一部分王氏接着剃下来做明日吃,另一部分则是分别装了两个小盘子。
“大嫂、二嫂,我做的猪头肉,你们也尝尝味儿罢!”说着笑吟吟地端着自家吃的出了厨房。
王氏虽然为人并不软弱,但的确是个讲究人,她会在别人惹她的时候毫不留情地还回去,可是凡是她做的事,都是没的说的。猪头肉也算是一碗好菜,同一个厨房里做饭,她总是不忘给两位大伯子留。
王氏的猪头肉也确实做得好,不要说宋氏了,就是孙氏也没得说的。更何况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孙氏快手快脚地就把那一盘子猪头肉放在了自己眼皮子底下——这也是怕赵蕙蕙偷吃。
“嘿!爹,你来看,娘今日做的猪头肉!”赵蒙才十一岁,虽然懂事,却到底是一个半大孩子,伸手就要去捞肉吃。
不过饭桌上有赵蓉蓉看着,哪里容得他脏着手就上,立刻拿筷子打手,拿出了长姐的威严:“小猴儿,你这爪子是什么样,就这样上手,别人还吃不吃?快去洗手!”
赵蒙虽然笑嘻嘻的,但还是很听话的舀水洗手。
赵吉这时候坐在饭桌上首的位置,有大女儿盛饭,有王氏给他安筷,赵莺莺还端了酒壶给他倒酒。一口猪头肉下去,香喷喷好吃的不得了。心里满足的不得了,就觉得自己日子过得这样真是不能更好了。
这时候家里其他人也纷纷动筷子,要说王氏确实是好手艺。赵莺莺不知道自己上辈子七岁之前有没有吃过这猪头肉了,就是有她也不记得。不过这一次吃是真觉得好吃,就是这夏日里也让她觉得胃口大开。
一家人正是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安心享用晚饭,不过总有人让人不得安生——坐在上首的赵吉最先见到自己大侄女儿赵蕙蕙站在门外,怯生生的,也不知道有什么事儿。
第20章
“爹娘吃了婶娘做的猪头肉,让我来谢谢一声,都赞婶娘做的好哩!”赵蕙蕙面上红通通的,似乎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她才开口说话,赵莺莺心里就一千个一万个不信。她虽然才重新回到这个一个月,却已经很清楚这个小院子里的各色人了——这比起一个宫苑就有几百人的皇宫可差得远了,何况皇宫里还都是人精。
赵莺莺在皇宫那等地方走过一遭,就算她不是一个使心机的,察言观色的本事却已经练出来了。
孙氏和二伯赵福是什么人?孙氏就不用说了,平日大小声最多的就是她,没事儿也得惹出事儿来。本性如何先不说了,至少嘴里是没有一句好话的。至于二伯赵福,说的好听是得过且过,说的不好听就是自私自利。
自己这二伯说他是罪大恶极的坏人,那不至于。不过赵莺莺冷眼看着,发现自己二伯一家,看着是二伯母孙氏最扎眼,什么事儿都要跳出来,极其惹人厌烦。而二伯赵福却像个影子,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不做,只闷头有舒服日子过就万事不管了。
但仔细追究,二伯母如何能有底气这样,还不是二伯默许的。他不在意妻子在家里的名声,也不在意女儿们是不是被苛待了,他只要自己因为这些得了便宜与实惠,躲在后头做两耳听不见又如何?
除此之外,自己这二伯也是兄弟三人里面最拈轻怕重的一个。有什么好事儿他一准最积极,有什么劳累的他就玩伴推辞——当初赵莺莺走失了,大伯家会一家子男丁帮着找人,二伯家却是有各种缘故,脚步都不迈一下。
总之自家这二伯的为人吧,也十分刻薄寡恩,收下人家的好处了也得不到什么谢。特别是从哥哥弟弟家得到的好处——在他心里这都是兄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会儿赵蕙蕙来说孙氏和二伯赵福赞王氏的手艺,还来谢谢,赵莺莺自然不信。不只她不信,整个赵吉一家,除了赵芹芹不想事,谁都是不信的。
果然,支支吾吾几句之后,赵蕙蕙满脸通红地撮着衣角道:“婶娘做的好吃,爹爹用来下酒吃了大半还不够。还有小弟这几日因为天热吃不下饭,娘一直着急来着,没成想有婶娘的菜,比以前还多吃了半碗饭。娘说,娘说,也是没有办法了,劳烦婶娘分两盘子出来,顶一个明日,等过两日再还您。”
这话听的王氏想笑,她只是和颜悦色对赵蕙蕙道:“你这孩子不知道事,你回去对你娘说,对门住了十几年了,谁不知道谁呢,我能信她日后有还的?就是想占便宜罢了。这不是一两盘子猪头肉的事儿,是我王家的女儿不惯她这孙家女儿的脾气!”
赵莺莺知道自己这二伯家总共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而且是连生了四个女儿后才有了一个儿子。所以上头的女孩子都当成了草,只有最小的堂弟,两岁的赵蕴是个宝,各种宠爱。
或许事情有一半是真的,真是自己这堂弟赵蕴想吃。不过其他的事情就是玩笑了,王氏和孙氏妯娌这么多年,正如她自己说的,那还两盘子猪头肉的事情明摆着就是白说的,日后可别指望——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儿做的多了,反正没得借条,难道还真能因为两盘子猪头肉闹一场?
王氏为人大气,也是真不在乎这两盘子猪头肉,就是知道这种事有了一次就会有下一次。对孙氏,自从认清了她以后,她是从来没有手软过,才不惯着她呢!
什么是市井妇人,这就是市井妇人,个个都是厉害的——不过赵莺莺反而喜欢这种恩怨分明,心里为自己娘亲拍手叫好。
赵蕙蕙急得快哭了,可是王氏并不为所动,倒是赵吉和方婆子两个人心里不落忍。
然而最终这两人也没有说什么,总不能为了赵蕙蕙的为难驳了王氏的面子吧!何况赵蕙蕙身后是孙氏,涨了她的威风有什么后果,这两人心里也是有数的。
晚间赵蓉蓉和赵莺莺一起收拾家什的时候,就听到对面有赵蕙蕙嘤嘤的哭声,还有孙氏打骂声。
赵蓉蓉小声与赵莺莺道:“二伯母又在打大堂姐了,一定是因为刚才的事儿没办成——其实娘也不想的,以前就是因为知道二伯母会打骂大堂姐,为了大堂姐便在这些事上抬了手。可是人心都是贪的,后来一次比一次胃口大,娘就看清楚了,狠下心再没管过。”
赵莺莺知道,赵家小院不是朱门绮户,自家一个小家当然能安享安定,可是其中也是有种种无奈苦处的。
这几年自家日子是好一些了,但也没有好到能有余力顾及二伯家的地步。二伯家多拿自家一分,自家就少一分,王氏自然要为自己的小家着想。
“唉,大堂姐也是命苦。”赵蓉蓉这样叹息,她也是有感而发。
同样都是家里的长女,她和大堂姐的日子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她常常是有些替赵蕙蕙可惜的。
也不只是赵蕙蕙,孙氏可是有四个女儿的,除了赵蕙蕙之外另外三个小一些的也是过的一样日子。
赵莺莺也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这善良的大姐——说真的,大概是她对二伯二伯母感情不好,几个二伯家的堂姐妹也没有亲密的,自己并不怎么关心她们几个。她是多活了一辈子的人,心很小的,只有家里几个而已。
赵莺莺想了想,只能安慰:“大堂姐也快熬出头了,她不是十四了。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她总要出门子的,到时候也就不必这样在二伯母手下讨生活了。”
赵蓉蓉叹了一口气,想想也确实这样,只能跟着放下不再多想。等到第二日和赵莺莺在窗子底下做针线的时候,已经不再想这些事了——也没空想这些事,赵莺莺可是在教她做花儿呢。
做真正的绢花可不是简单的事,有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组枝等工序。这在京城里也是一门有传承的手艺,一般人根本学不到详细。赵莺莺当年能学一整套,那也是沾了宫廷的光——这可是太后吩咐的,让她长春宫的几个宫女学会了好给她做花儿,那些征召来的师傅敢不用心?自然是一个个手把手教会了的。
而真正做成了的花,也绝不像是一些家常的妇人手做的绢花——那就是凑了个差不多颜色的布料,攒成了一个花的大概样子而已。而是朵朵绢花,好像春日里的花园,各个样子真的不得了,仿佛能使人闻到阵阵花香。
赵莺莺一开始还有些生疏,到后来很快熟悉起来,做成的花也很成样子了。她自己对比以前在宫里做的,那自然是大有不如了。
要知道那时候在皇宫,有的是最好的原料让自己取用。再加上自己现在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手,还没有那时候来的灵巧。种种条件都不如,因此也就有了差距。
不过即使是这样,做出来的绢花也足够让一直在一旁看着的赵蓉蓉来的惊叹了——她是眼看着莺莺一步步做出来的,一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到后来绢花渐渐成型了她才知道有多好!
之前自己从周嫂那里买下的那一支绢花,喜欢的不得了,然而比起莺莺做的,那就是天壤之别。
不过这都是几日之后的事情了,毕竟做绢花的工序繁杂,赵莺莺是一批一批做的,这样更有效率。从选料开始,到最后成花,没有几日,确实不能得。
而王氏,看莺莺一连摆弄好几日,开始还不放在心上,等到花儿出来后也是啧啧称奇:“我小时候学女红东西,并不比那些差不多年纪的小姐妹差。不过你外婆只嫌弃我手艺粗笨,教了缝缝补补等最粗糙的活计与我,她那些细致活儿就不教了。那时候我还不服气来着,现在看莺姐儿就知道了,真正手巧的该是什么样子。”
赵莺莺听的脸红,她固然算是一个天生手巧的,但能做到现在这样,那更多是因为比人多活了一辈子。不过王氏不知道,真以为莺莺是天赋异禀,只看人家在门口做手工,就学会了做花儿,而且还做的这样妙。
她接着赞道:“你之前做的好鞋子,缝补的好针线。紧密平整,现在就比我强了!有些事情果然是自有定论的,不能用年岁来看。好孩子,你等着吧,过些日子我让你外婆看看你的针指,以后你和你外婆学,定然大有出息。”
赵莺莺听的心念一动,她的针线很好,懂得许多别人不懂的绣艺。只是这些东西可不能凭空出现,要是师从外婆这样的行家,别人说起来也就有了来源,这自然是很好的。
不过这会儿不用着急,这种事只要王氏心里存了下来,就是早晚的了。现在还是看顾好眼前,赵莺莺便指着已经做好的第一批绢花道:“这一批已经做好了,娘帮帮我和大姐姐,帮咱们卖出去吧!”
第21章
“......八九岁,渐长成,哥哥弟弟要相亲,茶饭酒肴均着吃,莫嫌多少便相争。到十岁,莫闲行,做鞋缝补要关心,早晚随着母亲坐,不宜无事 出房门。十一岁,是大人,烧茶煮饭要殷勤,剩下功夫还刺绣,花花叶叶要鲜明......”
赵家小院住着赵家三兄弟,底下再有孩子,加起来有二十几口人,这就十分拥挤了。虽然各家有各家的事儿,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又是极亲的关系,三家女孩子也有时候坐在一起做针线。
这里面没有姐妹针线的那种闲趣,但也没有因为家里不和睦而来的剑拔弩张——大人的事是大人的事,对小孩子有影响,但却不至于到连表面的平和都维持不下去。
大多数是天时好的时候,譬如冬日的暖阳,夏日的清晨,总之就是外头比家里舒服的时候,女孩子们把针线笸箩搬到院子里,再摆上桌椅,围坐在一起做针线。当中坐在上首的往往是方婆子这个祖母,她也会指导一下孙女们的针线功课。
不过这种指导只能对针线上刚刚发蒙的孙女,因为方婆子自己的针线也十分普通,只能说是够用而已。
这世上的女红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实用的,一种是不实用的。前者确实是天底下女人家都会的,譬如浆洗,譬如缝补,譬如做简单衣裳。后者却不一定了,那往往是极其精巧的手艺,一般人家用不着,也没地方学会。
方婆子原本是个村女,嫁的也是个村汉,谁知二十四五上下就死了老公守寡。后来讨生计不过,跟着自己干娘学了接生的手艺,然后就四里八乡地做起接生婆来。这又过了两年,最后才嫁给赵家三兄弟的爹——据说她在扬州下头乡里还有儿女,不过从她改嫁起,再心里惦念也没有提起过。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身世,她没有个女红好手艺,哪怕是在普通妇人中间也算是手艺较差的那种。孙女中年纪比较大的赵蕙蕙和赵蓉蓉做的鞋脚针指倒是比她还强了呢!
今日黄昏时分倒是聚集了几个女孩子,有赵莺莺大伯家的赵萱萱、赵苓苓,二伯家的赵蕙蕙、赵芳芳、赵芬芬,以及赵蓉蓉、赵莺莺。应该说她们这一辈的堂姊妹,只有赵莺莺的亲妹妹赵芹芹,以及二伯家的堂妹赵莲莲、赵芊芊没有凑上来。而她们三个年纪小,还没有学针线,不来也是自然的。
几个女孩子聚在一起做针线,一边飞针走线,一边背诵《女儿经》。
赵莺莺知道,男子读书可以去学堂,而女子要么就是家里有钱,可以请坐馆的老师来家里教,要么就是家里长辈口传心授。再不然,就只能没处学,做个睁眼瞎。
赵莺莺不知道在别处是怎么样,但是在赵家男女老少都是识字的,据说这是她已经过世的爷爷定下来的规矩。男孩儿简单,送到巷子口的蒙学馆,每年花一二两银子读书,不求他们靠读书上进,至少学完三百千,能够识字也就是了。
女孩子一则靠娘,要是亲娘识字那就简单,跟着呗。二则靠兄弟,娘亲不识字的就看兄弟了,兄弟从学馆回来,教授给家中姊妹就是了。横竖他们也不考状元,也不如何难。
不过女孩子学《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学完了也就学完了,只当是认字,真正有些功课样子的其实是《女论语》《女四书》《女儿经》《女诫》这些。上面讲的东西都是教导女儿的,对她们来说实用——就算不那么实用,会背这些拿出去也是一个资本了,就像女孩子做的好针线一样,对‘前程’都是有助力的。
赵莺莺原本并不识字——她倒是为太后绣过佛经,然而那只不过是照着来而已,她本身依旧不识字,因为皇宫是不许宫女识字的。也不知道是为了防备什么,或者就是宫女地位低贱?
至于七岁的赵莺莺,才开始学而已。因为中间年代久远,她都不记得学了些什么。好在学的不多,她年纪又小,倒是蒙混地过去。
不过她又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现在再跟着学这些,自然是容易得多。只不过是一两个月的功夫,她就已经粗粗识得的两百多字,这还是每日识字的时候不多呢!
就连这《女儿经》,她不能认得全篇文字,却因为朗朗上口,她跟着姐姐们混,也能背诵下来了。
赵蓉蓉在那里做荷包,赵莺莺无事忙,便拿了丝绳给打络子,到时候赵蓉蓉的荷包应该用得上。
和刺绣一样,打络子打结子都是女红的手艺。这里面东西门道多,既有做装饰的,有仪仗、旌旗、衣摆等,也有扇坠、荷包、汗巾等。也有本身是物件的,譬如赵莺莺自己就能拿了丝绳丝线编结荷包、扇套、袖套等小玩意,既精巧又实用。
不过一个普通的荷包用不着太出格的络子,话说太出格的络子这时候赵莺莺也编不出来。一个是她现在手没有长大后的纤长灵活,需要锻炼锻炼,另一个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丝绳也打不出那些顶好的络子。
赵莺莺瞧了瞧赵蓉蓉那荷包的颜色,是个鹅黄的,于是挑了葱绿色的丝绳。也不要像别人打络子打结子一样需要如何钉紧如何固定——对于赵莺莺来说,只要不是极繁复的那种,用不着那样琐碎。
她全凭着手指头使巧劲儿,勾挑、穿插、拢合,不一会儿,两枚攒心梅花的带穗络子便成了。
方婆子自然看到了这个,拿去翻来覆去地看:“莺姐儿好俊的手艺,才多大就打的这样好络子,难怪你娘说要送你去你外婆家学针线。也就是你了,旁的人去,只怕你外婆嫌粗笨还不肯收呢!”
赵莺莺外婆一手好女红在赵家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要说赵莺莺姐妹了,就是几个堂姐妹也是知道的。来源各有各的,但她们同样知道,王家外婆教授手艺意味着什么!
只要学到这位王家外婆的手艺,将来无论是家计还是嫁人都不用愁了!
是的,嫁人。说来也是如今的世风如此,男女结亲,女方要讲男家的家财,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总不好嫁人了没个着落。男方也讲究女家的家财,若是能带来好嫁妆的自然最好。
不过有一种,虽没有明摆着的嫁妆,却也极受男家青睐——她们往往手上有一门能生财的手艺。这样的话,比一般二般的嫁妆还要强呢!
给女儿备嫁妆,为儿子置家业娶媳妇,全都靠她一个女人家。王家外婆的手艺,当初可是让她一个人十分宽裕地养活了一儿一女!要是能有她这样的手艺,将来媒人的脚能踏破门槛!
原来王家外婆连赵蓉蓉这个外孙都没有教授,让她们想学的心思完全歇了下来。至于说是赵蓉蓉天资不够,这样的话她们只当是借口。不想家里的手艺传给外姓,即使是自己的外孙,这种事又不是没有。
然而现在方婆子说的这句话立刻让所有孙女怔住了,赵蕙蕙愣了愣道:“奶,王家外婆不是不把手艺传外人么?怎么,怎么莺姐儿就能够?”
方婆子并不知道孙女们在想什么,十分高兴道:“哪里是外人,难道莺姐儿是外人?之前没教蓉姐儿,那是因为蓉姐儿差着一些天资。与其下苦功学那些,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还不如就像蓉姐儿她娘一样精于纺绸,这也是一个好出路呢!”
说着又笑着抚了抚赵莺莺的背,道:“莺姐儿不同,她是能学的。前几日你们婶娘就拿了莺姐儿的针线与你们王家外婆看,王家外婆一看就说好,让莺姐儿大一些了常常去到她那儿,跟她学针线呢!”
听了这样一段不停歇的话,赵蕙蕙嗫嚅了几下,她说不清自己心里的滋味儿。要说有什么好说的呢,那是人家的亲外婆,教授外孙女一些手艺不是理所应当?
然而心里的难受却不会少——相比起来三叔家的堂妹们个个比她来的幸福。三叔三婶最和蔼,对待家里女儿并不比儿子差,而自己这边只有伺候爹娘,伺候弟弟。娘一直再说让她将来记得家里的养育,就算嫁人了也要记得帮衬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