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人心所向
邸报主要是在朝廷和各级衙门之间流通,可以看做是古代版的《参考消息》,算是一种朝廷的内部刊物,基本上刊登的都是皇帝的各种诏书,朝代各种政策律令,甚至包括一些重要官员的任免通知,甚至国外藩国的进贡消息等等。
邸报的主办发行单位就是通政司,这是通政司除了接受传送保存各级衙门和官员奏章之外的另外一大职能。
而江川当政之后设立的《大明报》则相当于是商业报社,面向普通百姓发行,上面的内容就跟后世的报纸一样,五花八门,既有国家大事,也有奇闻异事,更有花边八卦新闻,甚至还有连载小说。
当然更是少不了刊登各种广告。
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大明报》现在是五天发行一期,基本上是周刊。虽然每份保证售价五分法币,但是在经过了最初的困境之后,很快就成了京城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无论是朝中的酒楼饭庄,还是茶馆茶楼,甚至勾栏瓦肆之中都少不了要摆上几分报纸让客人观看。当然,因为这时代的识字率实在低下,因此还诞生了读报人这样一种新兴职业,工作内容就是在人流聚集的各种消费场合为客人读报纸,然后赚取小费以及东家给的佣金。
很多商家也从报纸的广告上尝到了甜头,因此更是对大明报趋之若鹜。
可想而知,《大明报》社也是赚的盆满钵溢。
虽然大明报并没有公开背景,但是京城百姓却都知道大明报具有官方背景,无人敢惹。
曾经就有不开眼的见钱眼开的青皮混混上门去敲诈,本来以为只是几个不如意的读书人搞得小报社,结果没想到当天这些混混就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之中,第二天甚至全家都被株连,抄家的抄家,坐牢的坐牢,这些人以前干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被查了出来,几个家伙都被砍了脑袋。
这下子京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看着不起眼的报社手眼通天,一些原本想打主意的人也赶紧死了心,一些还在观望的商人则是心中大定,财大气粗的甚至打算长期在上面做广告。
大明报背后的背景当然就是摄政王府,江川让祁萱兼管着。
祁萱也是有本事,找了一些一直不如意的读书人让他们做编辑,写稿子,然后以地底薪加奖金的方式,再结合江川告诉他的一些商业报纸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愣是搞得红红火火的,让大明报成了大明最受欢迎的印刷品,甚至就连很多官员都要每天让家人仆役购买一份。
因此,蜀州大捷,张献忠伏诛,大西国覆灭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以后,京城百姓人人奔走相告,茶楼酒肆之中一连好多天的中心话题都是这次大捷的消息。
话题先是从张献忠杀孽滔天,罪该万死,然后到国防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又扯到了摄政王殿下功德无量,英明神武,比之之前的腐朽无能的姬家皇室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自然,但若是有心人就可以发现是有人在暗地里引导舆论。
当然,这是在事实基础上进行的积极引导,结果也很明显,百姓对于江川,对于江川领导下的朝廷更是拥戴。
在民意沸腾的基础上,胡宗宪这个总参大都督提议趁机搞一波国防动员,让山甲的京畿战区选拔部分部队搞了一次阅兵式,邀请部分百姓参观。
江川乐见其成,因此欣然同意。
这个消息在大明报上刊登出来之后,京城百姓议论纷纷,热情高涨,很多人都是跃跃欲试,想去现场一观国防军的英武之姿。
虽然大家都知道国防军很厉害,但是没有几个人近距离接触过国防军。
如果说之前的官军让百姓抵触厌恶的话,那么现在的官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完全是有了一个大逆转。
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已经是视参加国防军是顶顶荣耀的事情了,对于一般百姓家庭的子弟来说实在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好通道。
以至于现在家中有弟子参军的家庭走在大街上都能享受到别人艳羡的目光,这种羡慕可不是虚的,因为不光是一种荣耀,而是带着实实在在的各种实惠。
这种逆转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读书人这个一直以来在现实和自我认知之间难以平衡的群体当中,已经开始有一些多年不得志的读书人开始报名加入军中。
对于读书人加入军中,也是有一些优待的,在选拔条件上也会宽松许多。毕竟现在军中的有文化人太少了,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短板,毕竟很多传令通讯作战计划拟定,沙盘的建造模拟等等都需要文化,可不是光靠一群大老粗就可以的。
虽然目前加入军中的读书人还是少数,大多数的读书人对于参军还是不屑一顾的,但是这最少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参观国防军阅兵引起了京城百姓巨大的热情,很多人都在打听如何才能获得参观的名额,甚至都开始出现了倒卖假号牌的骗子和黄牛。
在顺天府衙门和锦衣卫打击这些骗子和黄牛的同时,总参大都督府也宣布了参观大阅兵的条件。
首先是那些京畿地区有子弟参军的家庭可以享受到一个名额。其次是那些京中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代表可以参加。
最后是从那些身家清白,没有过犯罪行为的百姓家中选取部分人参加。
从公告上明显看出,这次的名额都是集中在中下层百姓身上,对于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之类的提都没提,这让京城百姓更是议论纷纷,兴奋不已。
虽然很多贵族官员颇有微词,但是江川毫不在意。这次国防阅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百姓进一步的拥军参军热情,利用这次阅兵在百姓心中更进一步营造出国防军威武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形象。
毕竟组成军队的基石是百姓,而不是那些达官贵人,他们的感受无需顾及。
邸报的主办发行单位就是通政司,这是通政司除了接受传送保存各级衙门和官员奏章之外的另外一大职能。
而江川当政之后设立的《大明报》则相当于是商业报社,面向普通百姓发行,上面的内容就跟后世的报纸一样,五花八门,既有国家大事,也有奇闻异事,更有花边八卦新闻,甚至还有连载小说。
当然更是少不了刊登各种广告。
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大明报》现在是五天发行一期,基本上是周刊。虽然每份保证售价五分法币,但是在经过了最初的困境之后,很快就成了京城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无论是朝中的酒楼饭庄,还是茶馆茶楼,甚至勾栏瓦肆之中都少不了要摆上几分报纸让客人观看。当然,因为这时代的识字率实在低下,因此还诞生了读报人这样一种新兴职业,工作内容就是在人流聚集的各种消费场合为客人读报纸,然后赚取小费以及东家给的佣金。
很多商家也从报纸的广告上尝到了甜头,因此更是对大明报趋之若鹜。
可想而知,《大明报》社也是赚的盆满钵溢。
虽然大明报并没有公开背景,但是京城百姓却都知道大明报具有官方背景,无人敢惹。
曾经就有不开眼的见钱眼开的青皮混混上门去敲诈,本来以为只是几个不如意的读书人搞得小报社,结果没想到当天这些混混就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之中,第二天甚至全家都被株连,抄家的抄家,坐牢的坐牢,这些人以前干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被查了出来,几个家伙都被砍了脑袋。
这下子京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看着不起眼的报社手眼通天,一些原本想打主意的人也赶紧死了心,一些还在观望的商人则是心中大定,财大气粗的甚至打算长期在上面做广告。
大明报背后的背景当然就是摄政王府,江川让祁萱兼管着。
祁萱也是有本事,找了一些一直不如意的读书人让他们做编辑,写稿子,然后以地底薪加奖金的方式,再结合江川告诉他的一些商业报纸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愣是搞得红红火火的,让大明报成了大明最受欢迎的印刷品,甚至就连很多官员都要每天让家人仆役购买一份。
因此,蜀州大捷,张献忠伏诛,大西国覆灭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以后,京城百姓人人奔走相告,茶楼酒肆之中一连好多天的中心话题都是这次大捷的消息。
话题先是从张献忠杀孽滔天,罪该万死,然后到国防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后又扯到了摄政王殿下功德无量,英明神武,比之之前的腐朽无能的姬家皇室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自然,但若是有心人就可以发现是有人在暗地里引导舆论。
当然,这是在事实基础上进行的积极引导,结果也很明显,百姓对于江川,对于江川领导下的朝廷更是拥戴。
在民意沸腾的基础上,胡宗宪这个总参大都督提议趁机搞一波国防动员,让山甲的京畿战区选拔部分部队搞了一次阅兵式,邀请部分百姓参观。
江川乐见其成,因此欣然同意。
这个消息在大明报上刊登出来之后,京城百姓议论纷纷,热情高涨,很多人都是跃跃欲试,想去现场一观国防军的英武之姿。
虽然大家都知道国防军很厉害,但是没有几个人近距离接触过国防军。
如果说之前的官军让百姓抵触厌恶的话,那么现在的官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完全是有了一个大逆转。
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已经是视参加国防军是顶顶荣耀的事情了,对于一般百姓家庭的子弟来说实在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好通道。
以至于现在家中有弟子参军的家庭走在大街上都能享受到别人艳羡的目光,这种羡慕可不是虚的,因为不光是一种荣耀,而是带着实实在在的各种实惠。
这种逆转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读书人这个一直以来在现实和自我认知之间难以平衡的群体当中,已经开始有一些多年不得志的读书人开始报名加入军中。
对于读书人加入军中,也是有一些优待的,在选拔条件上也会宽松许多。毕竟现在军中的有文化人太少了,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短板,毕竟很多传令通讯作战计划拟定,沙盘的建造模拟等等都需要文化,可不是光靠一群大老粗就可以的。
虽然目前加入军中的读书人还是少数,大多数的读书人对于参军还是不屑一顾的,但是这最少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参观国防军阅兵引起了京城百姓巨大的热情,很多人都在打听如何才能获得参观的名额,甚至都开始出现了倒卖假号牌的骗子和黄牛。
在顺天府衙门和锦衣卫打击这些骗子和黄牛的同时,总参大都督府也宣布了参观大阅兵的条件。
首先是那些京畿地区有子弟参军的家庭可以享受到一个名额。其次是那些京中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代表可以参加。
最后是从那些身家清白,没有过犯罪行为的百姓家中选取部分人参加。
从公告上明显看出,这次的名额都是集中在中下层百姓身上,对于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之类的提都没提,这让京城百姓更是议论纷纷,兴奋不已。
虽然很多贵族官员颇有微词,但是江川毫不在意。这次国防阅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百姓进一步的拥军参军热情,利用这次阅兵在百姓心中更进一步营造出国防军威武之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形象。
毕竟组成军队的基石是百姓,而不是那些达官贵人,他们的感受无需顾及。